在父母眼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莫过于孩子领了一张又一张奖状回家。它代表着学校对孩子能力的肯定,是孩子优秀的表现。奖状对于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提升孩子自身的荣誉感,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和教育机构普遍会设立许多奖状,在每学期末颁发给孩子,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孩子领回一张奖状,看清上面字后,宝妈怒了:这不是坑娃不识字吗
张灿的妈妈原本很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被学校评为了三好学生,这可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但是当她看清奖状上面的字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恨不得立马撕了奖状。
原来奖状上本应该写着张灿的名字,此时写成了"烂"。写错名字这种低级的错误,不管放谁身上都不会开心,明显就是坑娃不识字。
气愤的宝妈立马打电话找老师理论,老师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向家长道歉,并承诺会立马补一张奖状给孩子。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这种奖状的评比,在老师心中并没有多么重视,否则也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其实现如今的教育,奖状可以说是泛滥成灾。老师们为了激励孩子上进,特意设置了很多奖状,找到机会就给孩子们评比,想尽办法的鼓励孩子。
像"三好学生"这种奖状的评比,还算是有点含金量,至少在老师眼中,孩子是同年级中表现相对优异的人。然而有些奖状就有点敷衍,比如说"最聪明奖"、"听故事认真奖"、"爱劳动奖",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让家长们有些苦恼,这种毫无含金量的奖状,对于家长来说还不如不要。
也确实虽然老师的出发点很好,但凡事还需要讲究一个度。泛滥的奖状,不仅起不到好的激励效果,还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分析
如何让孩子正确看待奖状?
1、 引导孩子理性看待奖状
泛滥的奖状会让孩子在虚假的荣誉中迷失自己,他们不懂这些奖状是否真的有价值,只知道只要得到奖状,就等于老师夸奖自己,父母也会为自己骄傲,人也会逐渐变得虚荣,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就是这么优秀,人也变得骄傲自满。
这种错误的认知非常不利于孩子学习,所以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理性的看待奖状。一边鼓励孩子,获得奖状是老师对他的肯定,也证明他正在进步。一方面教孩子辨别哪一类的奖状才真正有价值,有含金量,帮助他们建立健康、正确的荣誉感。
2、 引导孩子认知自我能力
孩子的身上有不可忽视的闪光点,也会有一些需要改正的缺点。在自我认知上,孩子的理解力不够完善,这就需要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优点。只有对自我认知清晰了,才不会迷失在奖状的荣誉中,也更容易改变自己。
鼓励孩子继续保持优点,对于能力的不足,要教会孩子进行适当的调整,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家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孩子才更有动力,在学习中逐步完善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孩子需要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时,也不该给孩子过重的压力,以免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这样会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引起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你的家中是否有许多奖状?你又是怎么处理这些奖状的呢?不妨在下方留言说一说你的做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