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如何兼顾大宝小宝教育?二孩宝妈心路剖析,强烈推荐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孩子比只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凌,而最大的孩子和兄长往往是施暴者。

“手足霸凌是最常见的家庭暴力形式,通常被父母和健康专家视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组成部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后果,比如增加孤独感、犯罪和心理健康问题。” 华威大学的Dieter Wolke博士说,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该研究发表在《发展心理学》杂志上。

Wolke和合著者、华威大学理学学士Slava Dantchev想要了解手足霸凌的潜在原因,并研究了家庭结构、父母行为、早期社会经历和孩子的性格可能对此产生的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6838名1991年或1992年出生的英国儿童及其母亲的纵向研究数据。他们将手足霸凌定义为心理虐待(如说一些恶毒或伤人的话)、身体伤害(如打、踢或推)或精神虐待(如忽视兄弟姐妹、说谎或散布虚假谣言)。这些孩子被分成四类:受害者,欺凌受害者(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欺凌者或不参与。

当这些孩子5岁时,他们的母亲报告了这些孩子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欺凌者的频率。两年后,当母亲们被问及孩子们花了多少时间和兄弟姐妹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上,如手工艺或绘画时,研究人员分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几年后,也就是12岁的时候,这些孩子报告了他们是否曾被兄弟姐妹欺负,或者在过去的六个月内是否曾经欺负过兄弟姐妹。研究人员还询问了这些孩子第一次遭受兄弟姐妹欺负的年龄以及第一次欺负兄弟姐妹的时间。

研究人员还从这些母亲那里收集了家庭统计数据,包括家庭中孩子的数量、母亲的婚姻状况、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母亲怀孕期间和怀孕后的心理健康、父母冲突、家庭暴力和虐待儿童以及母子关系。他们还评估了每个孩子早年不同阶段的性格、心理健康、智商和社交/情商。


研究中大约28%的儿童曾受到兄弟姐妹的欺负,而心理虐待是最常见的形式。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都是欺凌受害者,也就是说,他们欺负别人,也被别人欺负。

Wolke说:“欺凌发生在我们无法选择同伴的情况下,比如在家庭中。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彼此之间非常熟悉,知道怎样做会让彼此不高兴。这可能是双向的,让孩子同时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和施暴者。”

根据作者的研究,家庭结构和性别是童年中期手足霸凌的最强预测因素。Dantchev说:“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更容易发生欺凌现象,最大的孩子或兄长更容易成为施暴者。女孩和年龄更小的儿童更容易成为目标。”

Wolke和Dantchev认为,霸凌可能发生在孩子更多的家庭中,因为父母的关爱、关注和物质等资源更加有限。


“尽管我们有文化差异,但人类仍然受到生理因素的驱动。第一个孩子所拥有的资源会随着兄弟姐妹的出生而减半,随着更多的兄弟姐妹加入家庭,情况会更糟。这导致兄弟姐妹通过支配别人来争夺有限的资源。” Wolke说。

尽管研究人员调查了婚姻和社会经济状况是否会或多或少地与欺凌有关,但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种联系。

“手足霸凌并不因为家庭的婚姻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手足霸凌在富裕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一样多,在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一样多。” Wolke说。

当父母想要更多的孩子时,这些发现可能会有所帮助。他说:“对于父母来说,认识到并理解资源损失会影响到较大的孩子,这一点很重要。父母需要顾及到较大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欢度黄金时光或者让大孩子参与照顾弟弟妹妹,这些都是很不错的主意。”

少儿脑科技小课堂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2/190214093404.htm

小课堂推荐延伸阅读:《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丨脑课堂FM Vol.3》

大概每个二胎妈妈都有一样的感叹:同一个家庭,养育出的两个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同?

孩子们的天然差异,越长大越鲜明,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吧。

这是小课堂曾发布的另一篇有关二胎家庭如何兼顾大宝小宝教育的文章,推荐与本文一起搭配阅读,帮助你更了解你的孩子。

▼▼▼

脑课堂FM · 卷首语

当大宝和二宝的性格截然不同时,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能找到适合不同的宝宝之间的养育的方式?

首先,从你怎么对待自己这个角度而言。你要先保证自己的一些核心的权利和规则是保留下来的。即使你面对的是你愿意为之付出所有一切的孩子。

我的核心就是属于我一定要有自己一定的空间,我不能给予你全程的陪伴。当然有人反对这个观点,就认为说你要陪伴就应该是全程的陪伴,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是觉得接受不了的。

然后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和时间,让我去放松。

另外,正因为我对我自己的(空间)这块很看重,所以我认为我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需求,所以我会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我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后,我也不管他。

所以,我认为不一定去改变他什么,不要把你强加的喜好或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去加强在他身上。

——李老师

小课堂FM第三期特邀嘉宾

一位2个孩子的妈妈



脑课堂FM丨第三期

本期主讲丨林思恩

本期嘉宾丨李老师

内容策划&音频后期&文字整理丨皮主编


脑课堂FM·嘉宾介绍

李老师:李悠悠,二孩儿宝妈。管理学硕士。

原来是绝对职场“白骨精”一枚。生娃后发现带娃比工作难多了。遂痴心沉迷于研究育儿理论。踩过坑,爆过雷,终于在科学和脑科学知识指导下,上道入门了。



准备要第二个宝宝,该如何照顾大宝的情绪?

脑课堂FM · 问

当时小宝刚出生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家里突然有了什么变化,氛围,还有大宝的状态?


李老师:其实现在想想,当时我们就是觉得他小,很多事认为没办法和他提前做太多充分的沟通和商量。这是我认为我们一开始没做到位的地方。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我抱着小宝从医院回家,大宝那几天是归他奶奶带,奶奶一听我们出院回来了,就赶紧领大宝过来看弟弟。当时,大宝就好像看个洋娃娃一样,看完了之后说妈妈咱们走吧。

脑课堂FM · 问

在生二宝之前,给大宝做过心理建设吗?


李老师:我们告诉过他,包括孩子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们也没事让他摸一摸,让他展望一下。但可能当时觉得说,还是觉得他小,可能有些事不太明白,包括家里有可能的变化,我们还是没有预料到很充足,然后给他说得也比较简单,对他来讲好像这事,就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一样。

林博士:本身这个时间跨度其实蛮大的。就对于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来讲,因为其实从怀孕到出生,我们知道这中间是十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们的大宝来讲,他应该是在差不多一岁以内的时候,不到一岁,相当于就经历了妈妈开始准备要小弟弟的状态。那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从不到一岁快要两岁,他的认知其实会经历比较大的发展和跨越,所以在这里面我是觉得,作为我们家长来讲,对于这样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怀孕是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我们其实是应该关注到在一个相对小的,我们讲的老大来讲,十个月对他来讲,其实他在认知上面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如果加上这个思考,其实我们是可以真的在这个时候,慢慢地帮助他消化这件事情。

脑课堂FM · 问

二宝出生之后,大宝会不会出现不接受突然有一个人出现,可能要跟我分担一些爸妈的关注和爱的这种情况?


李老师:这块我觉得我们处理得还好。虽然前期建设进行得不是很充分,但是出生之后,我还是知道,就是说对大宝的关注要多于对二宝的关注。那个时候我们挺好的,有一个挺好的阿姨,帮我一起带孩子。因为大宝也是她带起来的,所以二宝的头半年基本上来讲,就是阿姨给了二宝很多充分的抱,逗他,包括陪他说话。我前半年大部分时间我是属于奶妈的角色,就是喂奶的时候,我就出现了,包括也让大宝也跟着,那时候他已经不喝了,但是吸出奶瓶他还是要的,这个时候从公平上他会觉得小弟弟喝,我也可以喝,但是我拒绝直接喝,我要用奶瓶喝。这样的话,头半年我们处理得还好,就是对他来讲,和以前一样,正常的对他进行陪伴。

然后二宝那块,因为在头半年,始终看着我,我也在家,我们也不是说一点不管他,我也管他,但是更多的时候比如说阿姨抱着他,我抱着大宝,我们坐在那里看点书或者干点什么事,但是他是阿姨抱着,相对来说应激我觉得我们没有。后来过渡得还算是比较平稳。有一段时间,你会感觉到大宝刚出生的那一两周,大宝的情绪会有一些低落或者是有一些不知所措的那种感觉,就是说不知道怎么应对。后来慢慢适应了,也还接受了,也还行。

脑课堂FM

林博士:我们家长的职责在带孩子,不管一个还是俩,我们讲其实就俩,一个养,一个育。现在两个孩子了,这个情况下,那谁以养为主,谁以育为主,咱们分清楚主次关系,分清楚他们需要的重点。也就是说,他想要的和他需要的,我们给到位。首先判断一下我和我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目前来讲,二宝显然很小,他不是以育为主,他绝对是以养为主。那养的角色,刚才李老师说了,奶妈做到位了。在其他的养的方面,阿姨可以承担很多。

另外一方面,老大我们又有心理建设上的需求,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一定是育要体现出来,而且再加上他要有一个对二宝的包容接纳,以及对自己的,我们讲的很多的关于安全感,关于公平意识等等,其实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我们要给到他,这是育的目标。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相当于一个非常聪明的妈妈,她把时间更有效的合理的,把养和育在两个孩子上更合理的分配。


对于二胎妈妈来说,1+1远远小于二

脑课堂FM · 问

您觉得有了二宝之后,整个的家庭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最大的不一样在哪?


李老师:一岁之前是1+1远大于2,一岁半之后,1+1小于1,现在基本上1+1等于0.4、0.5吧。更省心了。

我觉得这个可能也和年龄差有关系,因为我们差得特别少。现在他们俩玩,就特别能玩到一堆去,而且经常会属于俩人要合计点什么事。

比如说我们要定了一件事,我说咱们得睡觉了或者干什么了,他俩不想睡,然后你就会看到老大有的时候就会说,弟弟,你去给妈妈说什么什么。然后他弟弟说,那妈妈要说什么什么,他俩觉得我听不见或者是不能发现,我就当没听见,我就看他俩怎么商量这种小伎俩,对付我的这种小伎俩。然后我就在想,他一会儿要说了,我是怎么来对付他们呢。

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上给他们一种小成功,还是说,这件事情不行,不能太频繁的发生,我该给他按回去还是要给他拍回去,这个就特别有意思。


大宝二宝该用同一种方式对待吗?

脑课堂FM · 问

两个宝宝他在性格上有相似吗?


李老师:差太多了。林老师见过,一个好动,一个好静。小的时候就属于天不黑,不着家那种。一个就属于死宅那种。

脑课堂FM · 问

有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因为我之前教育大宝的方法放到二宝身上不管用了?


李老师:有的,有的时候是这样子。老大他比较容易沟通,你给他商量点什么事,他的情感比较细腻。你看他挺活泼的,但是他情感挺细腻的。包括你给他说点什么事,比如说咱今天商量好的事,可能因为种种原因突然办不了,你要给他说原因,妈妈也表示遗憾。他虽然也不愿意这样子,但是相对来说他能比较好的接受这些。

就老二呢,他的情感上面就没有老大那么细腻,所以说你在给他商量这件事的时候,你发现商量起来很费劲。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看他哥能接受,他弟弟怎么就不能接受呢,有的时候也有这种无奈,所以那时候你就得再想一想,其实考虑蛮多的。你要说老二确实不能接受,你要是顺着他,咱们说好了,你不能反悔。我们说不是反悔,这有特殊原因,那不行,我接受不了。

有的时候我们也琢磨这事,他确实小一点,他对于道理的理解肯定要弱,所以你也不能指责他,而且确实也是你最开始承诺的。这个时候你就在想,要不然排除万难,顺了他了,这时候你又想了,老大已经同意了,如果老大看到老二坚持的情况,爸妈就妥协了,那以后你再和老大怎么商量呢,这是好纠结的一件事。

我和他爸经常还要商量一半,我们还要再进屋再商量一下,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是从了,还是继续坚持做老大的思想工作,有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说,确实不会是一招两个孩子都能搞得定的。

脑课堂FM · 问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怎么解决的?


李老师:最后实在不行,剪子包袱锤。甚至有的时候老大会来帮我们去劝弟弟。

林博士:怪不得不是1+1,懂了。

脑课堂FM

我觉得对于两个孩子来说,肯定你分开不同的养育方法或者说不同的解决之道肯定是更好的。但是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像刚才说的典型场景,其实是我们讲的大家要一致行动,所以一致行动的时候,其实不是很好去,我说我分开怎么样。

这就好比说我们组织一集体活动,大家是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流程,大家要向这个去靠拢。所以我为什么说愿赌服输挺好的,这是一个大家都认的规则。这个其实也不是我们真正说对孩子教育过程当中的核心场景,它其实是家庭行动,集体活动的时候典型场景,那我相信,像李老师在日常包括刚才讲的父母在日常对于两个孩子,肯定是有自己不同的应对。


李老师:这脑细胞,对付两个比对付一个难度还是大一些。

脑课堂FM · 问

对于家庭来说,会不会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情况?”


脑课堂FM

林博士:我觉得看家长。我见过的很多是什么?如果家长不拧,孩子拧,如果家长是民主型,也比较克制,这孩子争取不了什么,因为基本上还你还是按规则办;另外一个如果孩子拧,家长不拧,溺爱,那他肯定能争取到;还有一种你孩子拧,孩子拧为什么?因为家长拧,甭管是遗传来的,还是学的,也不见得是什么好的结果。



找到每个孩子适合的养育方式

脑课堂FM · 问

当大宝和二宝的性格截然不同时,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能找到适合不同的宝宝之间的养育的方式?


脑课堂FM

李老师:我觉得现在的一个情况就是,首先:从你怎么对待自己这个角度而言。你要先保证自己的一些核心的权利和规则是保留下来的。即使是你愿意为之付出所有一切的孩子

我的核心就是属于我一定要有自己一定的空间,我不能给予你全程的陪伴。当然有人反对这个观点,就认为说你要陪伴就应该是全程的陪伴,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是觉得接受不了的。

然后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和时间,让我去放松。

另外,正因为我对我自己的(空间)这块很看重,所以我认为我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需求,所以我会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我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后,我也不管他。

所以,我认为不一定去改变他什么,不要把你强加的喜好或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去加强在他身上。


比如说我们家老大很open,他也挺善于搞人际关系,从小出去以后,上至老太太,下至小区里的猫猫狗狗混得挺熟,挺好的。然后老二就是挺宅那种,特别是在他两岁半之前,他出去不跟人家说话。人家一跟他说话,他就给人家摆一张脸。

然后他爸有一段时间挺担忧的,他说你看这男孩子将来闯荡社会,老这么着肯定不行,当时我就跟他说,第一,他天性如此,他肯定不像他哥那么善于和别人打交道。第二,既然他不善于,这个年龄也还小,没有必要非得一定强迫他去怎样。

有的时候家长会有一种感觉,我一定要锻炼他,你不是怕羞吗,我就老带你到人多的地方去,我倒不反对这种。但是我觉得你要有一个预期,你和那种天生特别善于做人际关系的孩子,你肯定你就得锻炼了,你可能还达不到人家那种水平,这一点你心里要有一个预期。

你在现有的范围内做一个小小的调整,小小的优化就好了,也不是说将来和别人的关系处理不能游刃有余在这个社会上就一定怎么怎么样,所以后来他爸有一段时间是挺郁闷的,觉得这一点随他。他就觉得有点郁闷,不过现在还好。但是也能明显感觉出来,他和他哥一比,肯定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说,怎么区别对待呢?我觉得区别对待就是接受,他这样你就接受他这样,也行。只要别出边界值也成,我是这么想。

通过科学的测评,进行科学的养育,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

脑课堂FM · 问

我记得李老师之前来我们这测评好几次,带着大宝、二宝都来过。通过这个测评有没有发现大宝跟二宝的差别?


李老师:差别太大了,他俩图形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专注度上,我觉得这测评挺好。一下子解决了我原先的困惑。你看,我带老大来就是因为我老觉得他专注力有问题。测出来以后,林老师说,你看你们家老大专注力挺好。我说开玩笑不可能,我说不要安慰我。她说我不是安慰你,咱们分维度。他的专注力好,有一个维度超出很多人,就是他的持久度会特别长。

于是一下子就解开了我很多困惑,就是在测评之前。因为测评之前我觉得他的专注力不好,但有时候他干事能干很长时间。就举个例子,他学骑自行车,就是属于当他决定骑自行车,想骑自行车的时候,他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什么事都没干,就在那学骑自行车。而且在这中间也摔了,平常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看到他在那玩,也都过来叫他说:“刘宗元(音)跟我们一起去玩”。

他说“我不去,我今天就要学自行车。”那一点是让我特别诧异。我觉得他偶尔会迸发出来这种,你觉得他不可能坚持。就是一个孩子两个小时,而且头一个半小时基本上就是在摔,不停地,他就始终是一个状态,两个小时之后他就学会骑了。

这一点当时我就一直不明白,要说他干事没有恒心,突然发现他有一件事他特别愿意干的时候,你是拦不住他。因为我劝了他,因为我觉得不可能一天学会自行车,他才五岁多的小孩。我说咱明再学,咱一天学一点,咱一天练半个小时。练个一两周,咱就慢慢就学会了。不行,就非要练。

脑课堂FM

原先我就不知道你怎么去处理他这问题。你遇到了问题之后,比如说你硬拧着它,这个事咱们必须坚持把它做好,这时候对孩子来说你是打击兴趣,他本来进入状态就慢,你再打击打击他兴趣,你怎么可能坚持下去。那这个时候更多还是要从他的兴趣入手。


比如说现在他们学生每周要做一次算术题,有的时候他爸在的时候,他爸就会说,咱俩比看谁算得快。因为他愿意有这种比赛,但他确实转换也慢一点,所以说我们在算术题上肯定要比别的孩子算术得慢一点。上一次测验我也很郁闷地回去跟他爸说,他爸说,教给我吧,也就没有下降的空间。就是属于怎么调整咱都是进步了,我说行吧。

这个时候,对家长来说,还没有到他发挥长处的那个点,急是没有用的,你得帮他走到那个点,后面他才能发力,咱是拼耐力,不拼爆发速度。

林博士:扶上马,送一程,这时候他自己小跑,颠着就跑起来了。

李老师:原先的时候家长你要不知道的,你往往在那个爆发力上,你是琢磨来琢磨去,琢磨来琢磨去没使对,那个点子没使对。



只有了解孩子,你才不会焦虑

脑课堂FM · 问

其实测评对于有两个宝宝的家庭,其实也不光是两个宝宝的家庭,对于所有的宝宝个性化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的意义。


林博士:我理解,其实咱们很重要的是说,了解宝宝。对于李老师的这种教育理念来讲,其实她是给他很大的一个圈,但是这个圈的核心是说,不是说你爱怎样怎样,那我也要结合你的个人特点,然后我给你画一个你的,相当于是一个范围或者说你的界限。

皮主编:我知道他的发育状况或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所以我反而不会焦虑了。

李老师:对,这个对减少焦虑是特别管用。你原先就属于你咳嗽你感冒,有的人我咳了三月,我该考虑是不是有绝症或者是什么的。

脑课堂FM

然后你测评是告诉你说,你这个问题的病因是什么,那是因为发育没到,还是说态度情绪有问题,还是说动机有问题。你得知道你是哪块有问题,然后这块你就知道你急也急不来,那一块你就知道你不用管,人家已经挺好的,就不像以前你使劲,你不见得使对地方,这孩子又没给你一个反馈,然后你就着急,家里整得鸡飞狗跳,孩子情绪也不好。


林博士:有的时候长板都给弄成短板。

李老师:对啊,然后你要是准确的知道了他哪块有问题,需要你进行送上马再扶一程的时候,这时候你心中就跟很精准性的,这时候效果也就比较容易看到这个效果。你想孩子开心,家长也开心,那是属于大家陪写作业,老母亲现在陪写作业不都心梗了吗。

所以,我们不管是养育孩子也好,还是从各个方面来讲,其实了解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