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 | 孩子的精神疾病是一面镜子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1


那一场朋友聚会发生在17年前,2002年。

昔日的医学院朋友们频频举杯,其中很多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只有孙黎是儿童精神科医生。有些酒杯到了她面前,就绕过去了,别人开玩笑说,“就不用给你敬酒了,我们一般不会找你。”

孙黎开玩笑说,“你放心,以后就你一定能用上我。”

那个时候,孙黎正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读博士,同时跟随导师出门诊。此前,她在北京的天坛医院做了8年的儿科医生,并且担任了主治医生。那个年代的儿童疾病谱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包括伤寒、痢疾和脑炎等。后来,疫苗渐渐地减少了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她发现很多孩子有心理问题,但家长和医生都没有意识到,所以得不到恰当的诊治,例如多动症只是被归类为儿童保健,而非精神科。医学界对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明显滞后。

31岁那年,孙黎决定去全国最有名的精神专科医院北大六院攻读博士学位,从炙手可热的儿科到了非主流的儿童精神科。她开玩笑地说,当时全国的精神儿科医生不到200人,大熊猫都有2000多只。

孙黎喜欢和病人谈话交流,倾听别人的感受,觉得自己在理解别人方面比较有悟性。刚开始的几年,她每年的门诊量是约1000人次,其中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她认为,当时求医的部分家长是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影响了孩子的精神状况。

最近几年,来求诊的儿童更多了。北大六院的精神儿科医生增加到15个了,但是全国也不超过500个,孙黎每年的门诊量提高到3000多人次,整个医院的一年门诊量是数万人次。家长们从全国各地带着孩子来求医,医生们加班加点地出诊,甚至工作到凌晨。孙黎总想,举手之劳,就能帮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可是,病人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举手之劳也忙不过来了。

在我国,目前尚缺乏全国性的儿童和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数据,但是,区域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已经与国外接近,并且呈逐年增高趋势,甚至可能高于国外水平。北大六院的王玉凤教授曾做过调查研究,1985年北京地区仅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即为8.3%,1993年上升到10.9%,2004年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则高达18.2%。2006年,学者徐婓等撰文称,南京地区中学生中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即高达14.8%。

美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高达5%-10%;日本有1.5%的中小学生患有抑郁症,中学生则有4.1%。中国虽然没有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在精神医学领域已形成共识,随着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复杂化,各种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儿童正遭受抑郁症的折磨。抑郁症只是儿童易发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此外焦虑症、多动症、强迫症、恐怖症、孤独症等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儿童期的精神障碍,症状常常会持续至成人期,比如儿童多动症,如果精神疾病在儿童期不能得到有效干预治疗,60%患儿的症状往往会延续至成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报告指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陷于迷茫,孙黎成了社交场合很受欢迎的人。她说,“朋友找我说话,没别的,全都是孩子的问题。”朋友说她太有眼光了,“当时怎么就知道选择这个专业?”

2


孙黎喜欢心理学,在决定读博士的时候,懵懵懂懂地认为,精神科就是用医生的心去医治病人的心。后来,她在临床中发现,还需要治家长的心。

今年夏天,一个家长带着女儿来看病,声称孩子上六年级了,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磨蹭,不听话,担心孩子有多动症。可是,通过谈话,孙黎观察到那个孩子挺好的,就让孩子先填一些测试表。通常情况下,她还会要求孩子的老师和父母都填一下,全面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数据显示,那个女孩的沟通能力、情绪能力都没明显的问题。而且,孩子在学校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可是那个妈妈仍然怀疑孩子有需要治疗的地方。孙黎对她说,如果你认为孩子有问题,有可能问题未必在于孩子,而是你。

孙黎认为,有些妈妈可能会追求完美。在她看来,成长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如果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父母是可以等待的。有些父母把刚入学的儿童,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带来就诊,觉得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可能有多动症。孙黎会问有些妈妈,平时念书时,孩子能听多久?有一个妈妈回答,只有10分钟。孙黎说,能坚持5分钟就算正常了。孩子发育需要一个过程,不要给孩子过早地贴上标签。如果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多,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恶性循环,亲子关系会变僵。

孙黎在给病人治病时,如果发现其家庭影响了疾病,就会开展家庭治疗。她强调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尊重孩子的意愿。这一句看似普通的话语,挽救了不少病重的孩子。

大约十年前,孙黎接诊了一个辍学的孩子。他曾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无论是学校的功课还是课外辅导班,他严格遵循着母亲的培养计划。他的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在初中升高中时,他根据母亲的意愿,填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中学。然而,他心有不甘。开学后,他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然后出现了情绪障碍。渐渐地,他和同学交往也产生了问题,不得不转学。病重时,他进入了北大六院住院,通过药物控制病情。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背后肯定有一个太强势的妈妈。”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这个说法,孙黎认为是因为很多爸爸在育儿中缺席。在家庭治疗时,她常常会要求孩子的爸爸也参加,可是他们坐在旁边,像一个局外人,对孩子的情况几乎不了解。夫妻育儿,是互动的模式,如果女性太强势,男的一方无法参与,就会干脆躲一边。看上去相安无事,实际上对孩子不好。孙黎说,这是社会病,父亲缺席,女性当全能妈妈。如果是职场女性,会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她们想高效地管理孩子,然后,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就会变得所谓的“强势”。

孩子的剧变让那位母亲非常痛苦。孙黎提醒她,“能不能试着往后退一退,不用帮他做决定?凡事你来决定,就是代替他成长了。” 那个妈妈慢慢地改变了对儿子的养育方式,陪伴他走过病情反复的岁月。

精神疾病是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随着社会氛围变化,精神疾病的情况也随之改变。二胎政策实施后,大孩子的心理状况值得关注。

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多动症孩子被确诊;厌学的、网络成瘾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此外,“不要输在起跑线”这个错误的教育理念在普遍地指挥着家长和老师,很多学龄孩子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的精神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初二现象”。13岁左右的初中生在经历了“小升初”大战的之后,马上又要准备考高中,除了学校的“题海”,放学后又是课外班。如果累积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家庭和孩子又沟通不畅,孩子们就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甚至自残。孙黎在门诊室看到很多初二的学生,女孩居多,挽起袖子,都是用刀片等利器刮的一道道伤痕。这些病例,孙黎在10年前都很少遇见。

目前,整个医学界对精神疾病的病因都只是在探索阶段。她在临床中发现,某些孩子有天生的劣势因素,但是,如果父母采取开明民主的方式来教养,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多动症的发生率就降低。可以说,精神科疾病的治疗是药物、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共同完成的。

孙黎医生。正午记者罗洁琪拍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正午记者罗洁琪拍摄

3


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的很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并不是特别明确,曹庆久说,可是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危险的因素,例如母孕体的抽烟可能会导致孩子有较高的多动症发病率;再比如环境污染,PM2.5的浓度、有机磷的使用等,这可能会和儿童孤独症、多动症发病率都有关系……曹庆久认为,对于不良因素,尽量避免,如果避免不了,还是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曹庆久是孙黎的师弟,两人都是北大六院王玉凤教授的学生。作为儿童精神科的医生,他常常感慨,现在,能够生出来、养出来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问题需要操心。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来求医的病人不太一样。年龄特别小,三岁以下的孩子常见于孤独症,这些疾病的症状在生命早期就能发现,例如孩子语言发育比较迟缓,社交活动也比较困难。到了五六岁的学龄孩子,被确诊多动症的比较多;到了青春期,就是抑郁和焦虑的孩子比较多了。据最新的科研数据,孤独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高达59分之一,多动症是6.26%,国内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10%。抑郁和焦虑症发生率在青春期孩子的终身患病率达到20%。这意味着,如果有5个人曾经在青春期有过抑郁和焦虑症状,那么其中有一个就可能终身患病。

青春期是非常特殊的阶段。孩子的心理才开始逐步成熟,身体上可能已经发育成熟,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会呈现个性,甚至喜欢标新立异。而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没变。小时候,家长对孩子是手把手照顾,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引起孩子反感。这时候,家庭往往容易产生矛盾,一方面孩子要独立自立,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放手。在学校,他们也容易和老师、同学产生矛盾,反抗功课压力,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身体的激素分泌会导致情绪的变化,再加上社会和家庭的各方面压力,就会让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增高,女孩的患病率有可能是男孩的两倍。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症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往往需要整个家庭的变化。曹庆久认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模式,不是靠医生在病房说几句话就能改变的,需要一个反复而且很漫长的过程。很多家长都是更加关注成绩,很少关心孩子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感受。很多孩子觉得自己很孤独,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曾有个北京的初中女生,在母亲陪伴下走进曹庆久的门诊室。掀开袖子,上面都是用刀子刮的新旧伤痕,一道一道的,部分还有血痂。女生说,疼感能缓解内心的焦虑。

她从小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各种考试和比赛都是名列前茅。英语通常都是满分,连99分都很少出现。有一次,她的英语考了97分,妈妈的脸马上就沉下来了,很严厉地责问她为什么分数会这么低。这些都让她时刻处于紧张之中。

另外,由于她从小优秀,父母就认为她是个很省心的孩子,很少去关注她的情感和生活上的变化。她自己说,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被紧张和焦虑笼罩,认为自己必须要有很好的成绩,否则父母会很失望,她在同学中也很丢脸,被老师看不起。到了初中后,功课压力大了,她并不能每次都达到家长和老师定下的目标。这种压力,她没法对父母宣泄,于是,回到家就把房门关上,不和家人交流。而一墙之隔的父母却以为,她是在房间安静地学习。

到了初中二年级,父母发现她的自残行为,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但她已经把父母长期的高要求内化为自觉的标准,“成绩好就是有价值的,就会受人喜欢;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就是没有价值”。据曹庆久的临床观察,这种孩子往往自己很难降低对自我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很难摆脱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需要整个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改变,例如家长、老师对她的学习成绩是不是真的能够放下,让她有权利自我管理。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不可能一直优秀,成长会有曲线。另外,如果孩子找到一个学习之外能够体现价值的地方,也应该给予正向的肯定。这样的话,孩子才有可能慢慢一点点变、缓解症状。

在做家庭治疗时,很多家长的逻辑都是,成绩好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孩子有出息,父母才有面子。是否做到这一切,孩子就一定会有快乐的人生?曹庆久说, 很少家长会想到这一点。

4


在曹庆久的大部分病例中,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就说明家长有改变的动机。但是,每个家长改变的动机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层次不同,决定了最后的改变程度也不同。有的家长改变起来很快,有的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家长甚至到最后改变也不大……而这些,都最终决定着每个孩子的康复程度。

曾有个农村的母亲带着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来求医。他整个身体是蜷缩的,腿的肌肉萎缩了,不能走路,也不能说话交流,唯一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就是右手写字。

几年前,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然后生了一个弟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养父因为家庭经济负担很重,长期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料两个孩子,有什么好吃的零食,先满足小儿子,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小儿子身上。他感觉受到了冷落,对弟弟也产生了嫉妒的心理,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家人对此没有察觉。

某一天,他在学校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了。同学踢了他一脚,他觉得疼,只能慢慢地走路,后来渐渐地就不能走了。母亲带他去医院检查躯体的原因, 可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来,就怀疑他是装的,把他留在家里不管。他整天在床上闭眼呆着,不走路,不说话,身体的肌肉萎缩得越来越厉害。半年之后,整个身体都不能动了。

一个救组贫困儿童的基金会发现了他的病情,送他去了综合医院治疗。医生说,找不到躯体原因,就可能是心理问题。于是,他被转到了北大六院。在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后,曹庆久初步诊断是分离转换性障碍,属于癔症性瘫痪,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

北大六院为他成立了一个团队,从药物到心理治疗,进行救治,还进行了家庭治疗。最初,他的妈妈并不相信需要治疗,仍然认为是孩子装病。曹庆久花了很长时间去劝说那个母亲,孩子是真的生病了,是心理上的病。建立了信任关系,医生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康复科的医生用石膏塑形,让他先坐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再一点点地往外扩,帮助他逐渐达到一个正常的姿态。病房的医生给他提供了足够的心理支持,带去了玩具、收音机,鼓励他和医务人员交流,对他进行催眠治疗。一开始,他只能用纸笔交流。住院了两个多月之后,春节时值班的一个女医生,突然听到男孩用很小的声音喊阿姨,她喜出望外。从那以后,他渐渐地恢复了语言功能,也能很慢地走路了,虽然不稳当。

四个月后,男孩出院了,然后,持续了一年左右的门诊随访。医生向家长交代,在照顾小儿子的同时,也要满足大儿子的合理需求。一年之后,他恢复了正常上学。

这样的结果是曹庆久始料不及的,没想到一个严重的癔症病人可以康复到这个程度。但同时也反映出,儿童精神疾病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社会提供的各种支持系统也很重要。起码心理上,要让孩子有安全感,感觉到爱。很多人幼时缺爱,虽然能顽强地活下来,但是内心会比较痛苦。有些人,在长大之后,需要花很长时间,甚至花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内心渴望的情感。

曹庆久医生的工作照。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曹庆久医生随身带着记事本,记录着病人的症状,提醒查房时额外关注。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5


在精神科医院的病房里,留守儿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曹庆久看来,如果父母的陪伴可以分为物理陪伴和精神陪伴的话,大量留守儿童就是两者都缺的群体。

曹庆久曾接诊过一个自杀的农村少女,是留守儿童,父母和哥哥都长期在外打工,她在老家和爷爷奶奶同住。读初中的时候,她患了抑郁症,最近一年频频有自杀的行为。某一天,她又悄悄地服了大剂量的药,被家人发现并送去医院洗胃。住进北大六院后,在医生问诊时,她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

儿童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是要差一些,成年人遇到恶劣环境,会有策略去抵抗打击,但是儿童还没有。他们需要更好的环境保护,内心才能逐步成长起来,才够健康。所谓挫折教育,是某些家长有意让孩子吃苦,如果不能吃苦了,他们还有退路,得到保护。但是,有些孩子没有退路的,缺乏支持系统,例如很多留守儿童。

这个留守女孩就是没有退路的孩子。父母和哥哥都长期在外面打工,她和爷爷奶奶在老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母亲生病,需要钱治病,哥哥娶媳妇也需要钱。每次,当母亲离家,她都会哭着求母亲在家陪自己。上初中后,学习有压力,和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她没法和爷爷奶奶沟通,也得不到帮助。她对医生说,希望妈妈能留在家里,可是,她知道家里很缺钱。所以,她为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自责,也很矛盾。产生了情绪问题后,她更为自己生病拖累家庭而自责。因为女孩的自杀欲念太强,医生安排了住院治疗,同时和家长做家庭治疗。

在治疗中,曹庆久告诉病人的母亲,如果不得不出外打工,要设法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比如打电话时,用更加积极的方式去沟通情感。有些父母,整天在家陪伴孩子,也未必能理解孩子,不能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当孩子讲述学校的事情、和同学的矛盾,家长要先去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共情,鼓励孩子倾诉。在孩子愿意沟通时,再告诉他们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步骤,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感受到自己被爱。

在治疗的过程中,曹庆久很少对家长或者孩子讲爱。他相信,每个送孩子来医院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除了药物,他侧重于从沟通和交流的角度来解决孩子的情绪障碍。很多家长误以为,当孩子哭闹时,纵容这些情绪,就是溺爱;或者,当孩子的情绪还没宣泄出来,很多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说教,用成年人的价值观来作出判断。渐渐地,孩子的情绪被压抑,亲子关系产生对抗,如果是在青春期,孩子更容易产生情绪障碍。

那个自杀少女的病情并非仅仅是青春期导致,她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青春期情绪的范围。曹庆久认为,她的病情反映了大量留守儿童家庭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陪伴,缺乏有效的沟通,孩子的情绪长期遭受压抑。留守儿童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率比较高,女童更甚,最后甚至导致辍学,自残自杀。

城市家长容易过度关注,用放大镜看待孩子的一些缺点;而留守儿童的家长则经常是走向另一面,受到本身文化素质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对孩子的关注远远不够。当留守儿童的社会性根源尚未解决时,曹庆久认为,虽然没有物理性的陪伴,但是起码可以改变沟通方式。这个转变,可以为留守儿童争取一定的心理健康空间。

6


和留守儿童一样,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是精神创伤机率很高的群体之一。

曾经有一天,曹庆久的病房收了6个孩子,其中4个孩子的家长都是离婚的。他认为,并非单亲家庭不可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但是让孩子长期目睹父母吵架,一定会遭受精神的创伤。

那4个孩子的症状是情绪低落,悲观,焦虑,自卑,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活着是父母的负担。症状严重的孩子甚至会有自残、自杀的倾向。在家里,感情破裂的父母们互相攻击,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有些孩子尽管很爱爸爸,但是却被禁止流露出对爸爸的好感,甚至不让见面。成年人的矛盾和压力被转嫁在孩子的身上,这是曹庆久常见的病例,很少有父母能让孩子在离婚过程或者离婚之后,仍然能感觉到父母双方的爱。

两年前,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有了自残症状,母亲带着她来到北大六院。她的父母关系不好,虽然没有离婚,同一屋檐下,一个睡卧室,一个睡沙发。妈妈对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成绩一旦不好了,就会反复批评。她觉得家里的气氛不好,情愿在外面写作业,也不愿意回家。有一次,她考试不好,妈妈又骂她,当时是冬天,她就穿着内衣内裤跑到阳台,想把自己冻死。可是,她妈妈说,“冻死就冻死,成绩不好,你还敢生气!”

随后,她开始逐渐出现自伤的行为。在家里,父母情绪都不好,也甚少关注她的情绪,只是想死死守住她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发生了矛盾,她也不愿意回家倾诉,因为往往只是被批评,“你怎么又和别人发生矛盾了,就不能大度一些吗?”她不想再听这样的大道理。直到一次她自伤得太严重,被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孩子的父母都认为,尽管吵架,但双方不离婚,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殊不知,不和睦的家庭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更大、更深重的伤害。

曹庆久给家长解释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包括家庭气氛和充分的沟通。当孩子不开心时,父母要关注她的情绪,及时疏导。必要时,父母应该做一些夫妻关系的治疗。孩子出院后,有一段时间,家里的吵架少了一些。但上初中后,父母吵架又频繁了,孩子的情绪又多起来,重新出现了自伤行为,再度休学住院。孩子甚至觉得,如果自己生病住院了,家里的气氛反而会好一点。

第二次住院后,孩子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疗,但是,她的家庭只能发生有限的变化,而这决定着她的病能否根治。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家庭既是引发病症的诱因,也是从根本上治疗的关键。

7


杨磊是北大六院进食障碍科的医生,病人一般都是16岁以上的年轻人。这些青少年的病者身上,仍然折射出,在成长过程中,影响精神疾病变化的种种因素。

对于已经成年的病人,杨磊不主张患者和家属去寻找病因,例如是否因为教育方式不够好,父母犯了错误,孩子才患病。在问题发生后与其找原因,带来压力和自责,不如找解决方法,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至少可以改善。他主张寻找积极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到压力的话,那是可以调整的。

对于当下很流行的“原生家庭”一词,杨磊也有些抵触。在临床中,他很少去追溯原生家庭的问题,对于治疗而言,他觉得那并非是决定性的。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存在了,再去追溯,只是徒增负罪感。而且,很容易导致病人把原生家庭当成借口,让问题固化在那里,甚至有人说,如果父母不改变,他也不改变。杨磊认为,成年的孩子有自主权。在逆境当中生长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把这个影响减少,甚至有权利脱离他的父母。

十几年前,杨磊考到了北大六院的硕博连读。刚入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一个同学是辞职进修的医生。同学自我介绍说,在原来的医院里,有很多病人都治不好。他来北大六院,是希望提高能力。有个老师恰好站在身边,对他说,“你来这就会发现,我们也治不好。”

精神疾病都是慢性病,也很难确定病因,没有特别有效的快速的治疗手段。最后,杨磊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精神科治疗就是减少疾病给人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有些人是能够恢复的,有些人是不可以的,疾病会终身相伴。很多时候,医生并没有能力完全把疾病从病人身体和心理上去除的。

医生陪伴着慢性病人,渐渐地就会接触到疾病以外的东西。精神疾病可能和外部压力有关,但也不能完全说没有遗传因素。杨磊说,现在的医学会认为很多精神症状的出现存在遗传上的易感性,受到类似的外界环境刺激,有些人受刺激不会得病,而有些易感的人就会受剌激、患病。

他常常遇见学习成绩很好的病人,考上大学后,患上了抑郁症。大学不像高中那样,采用单一和固定的评价体系,有了更多层次的评价。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尖子生,很难接受还有很多人在其他方面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事实。其中一些人调整不过来,就容易情绪低落,严重之后,甚至有了自杀倾向。

很多患者对自己都特别苛求,家庭和学校的高要求被孩子们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可是不可能所有的标准全都能达到。成年之后,不是孩子们找不到台阶下,而是他们根本不想往下走。在杨磊看来,这样的孩子像走钢丝一样,越走越险,路也会越走越窄——对自己不断地提高要求,达不到,自责自卑,然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父母都有各自的原因,导致了形形色色的家庭。杨磊认为,如果父母足够爱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在见到医生后,会自觉寻求改变,帮助孩子康复。不过,这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育儿做法,也没有所谓的育儿专家,杨磊说自己不会像专家一样指导父母,因为不觉得他比别的父母高明到哪里去。他始终倡导,做温柔又坚定的父母。

杨磊医生的工作照。图片由采访者本人提供

8


工作中的这些病例见多了,杨磊在和妻子讨论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跟她讲一讲病人的情况。他会说,“你看,咱的孩子还挺健康的,不要对他要求太高了。多跟他交流就好。”

多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经历中,孙黎对爱有了独特的理解。接受采访那天,她特意穿上黑色印花的真丝裙子,梳着细细的卷发,眉毛细细弯弯的。她准备了两张打印好的纸,摆在桌子上,说那是她眼里特别美好的爱。

其中一张纸上是《圣经》中的句子: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另一张上是台湾作家的文章《牵着一只蜗牛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催他,我唬他,我责备他。

我拉他,我扯他,甚至想踢他,

蜗牛受了伤,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孙黎说,这份工作让她渐渐地懂得了爱的真义,从而明白,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中,其实是孩子牵着父母在散步;而孩子的精神疾病,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家庭和社会的显在和隐在的各种问题。

2014年05月09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的美术作品,主题是“家园”,由他们自己构思完成。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2014年05月09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病区的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儿童病房门上贴着卡通图案。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 完 ——

题图为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的美术作品,主题是“家园”,由他们自己构思完成。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