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孩子总喜欢“拿走”别人家东西,家长要注意了,正确引导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1

纯原创文章,版权归“啵妈育儿”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呀,你怎么偷拿别人东西呢?”

“妈妈,我这不是偷,我只是觉得很好玩而已。”

“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这就是偷,你别再狡辩了!”

……

诚然,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总是喜欢莫名其妙的往家里顺一些东西。在自己看来,这明明就是偷,可是孩子却说这是光明正大的拿。偷和拿之间有什么界限呢?而孩子又是怎么想的呢?或许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就会明白您实在是误会孩子了。

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妈妈带小培去朋友家做客,回到家后,她在收拾家务的时候发现家里多了一个玩具。她忙问小裴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小裴说,这是他从妈妈朋友家拿的,他觉得很好玩就带回家了。

妈妈非常生气,并对小培说,“你知不知道你这就是在偷东西?”可小培却委屈的说,“我不是在偷东西,那个姐姐也说我可以拿回家,所以我就带回家了,我这怎么能是偷东西呢?”妈妈觉得小培简直就是在狡辩,他不由分说的揍了小培一顿,小培事后也很委屈。

这件事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小培看来,自己明明就是拿,可在妈妈眼里这就是偷。小培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01.为什么孩子总会偷别人的东西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给大家强调的一个观念就是:大人眼中的偷和孩子眼中的偷并不是一个概念,换句话说,你以为的未必是你以为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孩子的认知里是没有偷这个概念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总觉得别人东西自己也可以拿来玩,只要自己喜欢,只要对方也不是特别反感,那么这个东西就还可以暂时归于自己这边,所以他可以拿回家,就像小培那样。

他觉得在妈妈朋友家那里玩的很好,而他也没有觉得受到了什么威胁,所以他就把这个东西拿回家了,在他眼里这就是拿,就是送而不是所谓的偷。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讲,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不明白这两者之间的概念,或者说界限是什么。他总会习以为常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不会去争取别人的意见,也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只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走路。

但是你也不能说他是错,只不过是每种人的思维方式和想法概念有所不同罢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他规则意识的建立,相信这种做法就会越来越少见了。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再延伸讲,如果家长总是一味的把这件事情和孩子的人格教养做对比的话,又或者如果总是上纲上线的话,反而会把事情闹僵,把事情从一个极端弄到了另一个极端,到最后谁都不好收场。

因为家长没有更好的理解孩子,孩子也没有更好的读懂家长,所以双方才会出现这个矛盾。只有更好的平平静静的坐下来谈谈,把偷和拿的概念捋清楚,问题才不会出现。如果只一味的揪住这个事情不松手的话,那么双方也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去谈话罢了,没有做到真正的将心比心。

虽然说在孩子的眼里拿并不是偷,但是他们总是这样,也早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的。那么究竟是哪些影响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02.孩子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又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呢?

首先,孩子怎么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也就是说,他总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都可以拿回家。这些都不算是偷,但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或者说按照社会的规则来讲的话,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允许就拿,这就是偷。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孩子总是这样的话,他就会养成一种习惯,长大以后也就改不掉了,顺手就拿、顺藤摸瓜就成为了他的习惯,而孩子却在悄无声息间将这种规则将这种概念慢慢的容纳在自己的心里,到时候想改都改不掉了。

当然除此之外,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僵化,毕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讲,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偷,相反,只是一种更好的去拿的过程,所以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概念上的代沟就会越来越大,矛盾也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想解决都没法解决了。

唯一可解决的方式,就是趁现在好好的和孩子谈一谈,做到将心比心,但是如果家长还是执拗的如此的话,那么,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罢了。

既然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这么多的不可理解之处,那么双方就应该平心静气的坐下来谈谈,家长也应该更好的去教育孩子,使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说到底,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03.家长在平时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首先,家长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凡事未经过别人允许就拿的行为就是偷!不管孩子再怎么狡辩,这一条无需再说。家长只有把这一条铁律实打实的告诉孩子,孩子才会逐渐的把这个概念深藏于心底,同样的,他也就不会再有混淆的情况出现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讲述这条概念的时候一定要平心静气,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动怒,不要以一种趾高气扬的姿态告诉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大大的增强,后果也就不堪设想了。

除此之外,家长也要想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让孩子当那个被别人拿东西的人,他会怎么想呢?孩子通过这么一换位思考,他就会明白,原来自己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原来自己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那么多坏处。

那么相对应的,他也就逐渐收敛自己的行为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误解父母的想法,不明白当时的举动,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没有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帮助他一把,让他站在一个更宏伟的视野去看世界的话,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当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要做一定的反思,为什么您和孩子的想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为什么你以为的偷在孩子眼里却成了拿呢?是不是您平时没有更好的了解孩子呢?是不是某些教育没有给到位呢?也许除了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要下狠功夫以外,您自身也要做一定的反省,难道不是吗?

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的概念都是大相径庭的,孩子以为的未必是家长以为的,家长以为的也未必是孩子所想象的,只有更好的交流,打破心中的壁垒,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那么,您的孩子未经别人允许,拿过别人东西吗?他又是怎么说的呢?欢迎说出您的想法,并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我是啵妈,一位高级育儿师同时也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关注孩子成长的那些事,让养儿育女变得更轻松,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记得请关注我。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