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情绪化”?想让孩子有效调节情绪,关键在“认知重评”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相信多数父母是既感觉到开心又无奈。能够享受亲子之间的美好时光是让父母感觉到开心的地方,但是,孩子经常的情绪化表现也会让父母感觉到无奈。

比如说,周末的时候,我出门前,孩子正在正在看电视。我回来之后,孩子还在看电视。我问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说"他几乎看了一天的电视"。

对于孩子的表现,我很生气。我说:"今天是周末,所以你可以放松一下。但是你也不能太过于放松啊。作业写了吗?起码你也得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吧!"说完,我关掉了电视,并且让孩子赶紧去写作业。

在我还没关掉电视之前,孩子还是表现地很平静。然而,在我关掉电视之后,孩子突然就爆发了。他说:"我就是看一下电视而已。"

我说:"你这已经不是'一下'的问题了,你已经看了一天了。"

在我说完这句话之后,孩子的脸就暗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就哭了出来。

我没有想到,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孩子竟然就展现出了多种情感。这就是孩子情绪化的表现。有时候,父母觉得很普通的事情,孩子却展现出了多种多种不良的情绪。

我们知道,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优秀的人的标配。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情绪化"的一面时,我们必须要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的怪圈,并且让孩子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

有多种因素造成孩子"情绪化"

首先,父母要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情绪化"。具体来说,孩子"情绪化"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内在因素:孩子自身性格、心理上的缺陷

人们常说,成年人应该是用"理智脑"来思考,而小孩子似乎只会用"情绪脑"来思考。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慢慢地在将"情绪脑"转化为"理智脑"的过程。

由于孩子的经验和认知有限,所以,当孩子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时,孩子容易展现出情绪化的一面。而且,孩子在心理上会倾向于依赖父母。当最亲近的人与自己的意见不符时,孩子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在遇到问题时,经验的空缺也会让孩子感觉到恐慌和无措。

外在因素:外界没有给予孩子太多耐心

有些时候,父母也很难控制住自身的情绪,也会产生"情绪化"的表现。对于孩子,父母也会表现出没有耐心和不耐烦的状况。本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却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并且放大来看,孩子就更加容易"情绪化"。

本来孩子就会看父母的"眼色",看到父母情绪失控的模样,孩子不知道应该作何反应,最终只能够通过哭闹来缓解自身的不安和焦躁。

此外,父母还缺乏对孩子情绪控制方面的教育。大多数父母都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也就是孩子能力的培养上面,反而是忽略了一些内在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情绪化"的表现也正说明了父母教育的不到位,这也是父母的教育应该涉及到的一点。

调节孩子情绪,要懂"认知重评"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的调节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孩子的适应性和幸福感,还能够提升孩子的健康心理水平。

如何帮助孩子有效地调节情绪呢?父母可以利用"认知重评"。

那么,什么是"认知重评"呢?

"认知重评"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指的是对情绪场景或信息进行重新评估从而改变情绪体验的策略。

关于"认知重评",还有这样一个实验:

46名8~12岁儿童参加了该项研究,按照年龄大小,他们被分成低年龄组(N=22人)和高年龄组(N=24人)。研究过程中,同时收集儿童在实验过程中的脑电信号,整个过程约30分钟。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让儿童观看积极和中性情绪意义的图片,认知重评条件和基线条件通过不同的语音提示予以区分,儿童需要根据相应的语音提示进行想象。

最后,对看到的图片进行情绪强度的评分,评分越高表明该图片诱发的积极情绪越强。

实验结果发现,"认知重评"调节策略诱发了儿童更大的LPP波幅。LPP反映了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注意,波幅越大说明诱发的情绪刺激越强烈。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情绪反应的ABC模式:

A(Activating Event)——事件或情境

B(Beliefs)——你对这个事情或情境抱有的信念(即你的态度,想法,评价,解释)

C(Consequences)——结果:情绪结果(比如焦虑),行为结果(比如攻击),生理结果(如心悸,手脚冰凉)

这也就是在告诉父母,管理和调节孩子的情绪必须要进行"认知重评"。

也就是说,比起关注孩子是否有"情绪化"的表现,父母不如把心思花在如何解决引发孩子"情绪化"的问题。这才是解决孩子"情绪化"问题的关键。

父母应该利用"认知重评",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化"

如何利用"认知重评"呢?这里有三个建议:

体会情绪:把孩子当成身体的一个部分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当自己出现不良的情绪时,孩子要学会先去体验它。体验不良情绪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熟悉自己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能够延缓一定的时间。

一方面,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冷静下来,进行"认知重评";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延缓自身情绪化的时间,并且思考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真正地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接纳和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因为情绪不够正面,就让压抑孩子的情绪。负面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便只能压到心理。若是逐渐堆积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出现问题。

分析情绪:重评情绪的由来

父母要清楚,比起孩子情绪化的表现,更重要的应该是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闹情绪,并且全力解决情绪化的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正是"认知重评"的过程。所以,父母要先放下自身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化时,父母让孩子询问自己,或者由父母直接提问:

"你现在的情绪和感受是什么?"

"你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情绪是否正面,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提问的过程也能够减弱孩子情绪化的时间,若是孩子能够完全回答出上面的问题,孩子的情绪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练习理智思维:做到理智控制情绪

孩子通过"认知重评",应该是要能够达到自如地调节自身的情绪。最终,孩子面对情绪的态度应该是:接受——面对——放下。

要想完全做到这一点,父母还要训练孩子的理智思维,让孩子能够做到理智地控制自身的情绪。

父母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方式来训练孩子的理智思维。

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一座宫殿,而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国王,宫殿里有"情绪脑"和"理智脑"两位大臣。每次,"情绪脑"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给国王输入各种不良的情绪。

当"情绪脑"退下时,"理智脑"就出现了,它起到一个解决"情绪脑"发表的问题的作用。

就这样训练,孩子既能够看到自己的情绪,又能够妥善处理自己是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情绪的调节是很重要的。父母应该利用"认知重评",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