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评判,与孩子共情,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与孩子共情,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要,需要我们放下评判,在我们内心建立一个无错区。每个人由于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经历不同,往往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事物方式,进而形成自己判断是非对错的思维定式。我们用评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一旦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尤其是面对孩子,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或许可以很好地倾听一个我们很尊重的人,例如老师或单位领导,却没有耐心听孩子将话说完,总是迫不及待地插入我们的想法和意见。放下评判,意味着要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内心保持一份对评判的警醒,我们才有机会听到孩子真正的心声。
举个例子:
我们与女儿有个约定,周五和周六晚上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其他晚上,因为第二天要上学,需要自己睡。这是某个周日下午,妈妈和女儿在车里的对话:女儿:(有点儿郁闷的口吻)明天又是星期一了。
妈妈沉默,爸爸也沉默。
女儿:我又要一个人睡了。
妈妈:嗯,周末和妈妈一起睡,很舒服、很甜蜜。
(注:女儿爱吃糖,妈妈曾经问她,吃糖是什么感觉呀?女儿说很甜蜜。妈妈问她还有什么事情让你有这种感觉呀?女儿回答说,与妈妈一起睡也会很舒服、很甜蜜。)
女儿:(笑了)是呀。然后我们都没有再说话,女儿又开始与哥哥一起玩了,没有闹着要跟我们一起睡,晚上自己回房间,第二天正常上学。
女儿本来是有情绪的,这个情绪被妈妈捕捉到了,并用女儿的语言表达出来,她就很开心、很满足,也就不会无理取闹了。可能有的妈妈注意不到这些,一开始听孩子说"明天又是星期一了",马上判断:啊,星期一怎么了?你是不是玩疯掉了,又不想上学了?然后自己小时候不愿意上学的情绪就出来了,投射到孩子身上,开始数落孩子。孩子的思路被中断,要么辩解,要么就干脆闭嘴,但情绪也被压抑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大家都不开心。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通透的。当他们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他们天生知道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当表达出来之后,这种情绪就流动了,就不会积压在身体里了。当情绪不在了,理性思考自然也就有了。这样一来,孩子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而大多数父母会担心场面失控:如果孩子真的不回自己床上睡,真的还要继续和爸爸妈妈睡,怎么办?我们大脑里这个念头阻碍了聆听孩子,阻碍了让孩子把他们的情绪表达出来。
放下评判,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同意或接受对方的观点,如果那样的话,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沟通了。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观点,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表示理解与宽容。尊重意味着完整地接纳对方,不论听到什么,都别急着去辩驳或者指正,试着去体会他的观点和想法背后的真正需要。如果你能够让对方讲完整件事情的经过,不做评判而是给予支持,问题的全部就可能被展现出来,在这个讲述的过程中,对方的情绪也能得到很好的平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