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闹情绪?5个训练技巧,教你驯服“情绪小狂魔”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邻居家的晴晴今年2岁9个月了,白天妈妈上班,由奶奶带。大多数时候,晴晴还是可爱乖巧的。但目前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她比较“情绪化”,经常动不动就爱闹“公主脾气”,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有时还会骂脏话、打人、掐人。

眼看再过一年多,就要上幼儿园了,要是在学校还这样,怎么好好跟老师和同学相处?这让晴晴的妈妈十分发愁,想赶紧想办法帮她改改这个“臭毛病”。


孩子爱闹情绪,很多家长自己也心烦,又怕惯坏孩子,通常喜欢吼几声或打一顿了事。这种要么压制,要么回避的消极处理方式,从长期来看,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其实应该是父母要积极回应和面对,并运用一些管理训练情绪的技巧,引导孩子一起驯服“情绪小狂魔”,会让孩子更平和淡定,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此,美国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提出5个可行的情绪管理训练小技巧,分别是:觉察孩子的情绪、把握机会、倾听与认可、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划定界限解决问题,以帮助父母训练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1觉察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感知情绪,感知情绪意味着当你感受到一种情绪时,你能发现并认识这种情绪,并对他人的情绪有着敏锐的觉察力。

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并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伤心了,会撒泼打滚,沮丧了,会扔东西,生气了,会打人骂人,展现出来的常常是一些不良行为,因为他们不懂得直接告诉你,他其实是“生气了”、“伤心了”,需要你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这会让父母很困惑,这就急需家长有良好的情绪感知力,并敞开心思去仔细聆听,去破解孩子无意间隐藏在日常行为表现中的情绪信号。比如,看到孩子流泪时,会想象自己是孩子,理解他的悲伤,看到孩子用力摔东西时,能感觉到他的沮丧与愤怒等等。


而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觉察孩子的情绪,约翰·戈特曼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玩各式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不同场景中和不同的角色中,不自觉表露自己的情绪。从而让我们窥探孩子真实的情绪世界,然后跟孩子谈论这些情绪,给孩子抚慰。

自从会玩游戏开始,女儿就很喜欢玩“大灰狼抓小红帽”的游戏。某个周末,吃完午饭,我照例又开始跟女儿玩这个游戏,我们说好轮流扮演大灰狼和小红帽。

在女儿扮演大灰狼环节,没出现什么问题。后来轮到女儿扮小红帽,当我这个“大灰狼”好不容易快要抓住她时,我很兴奋,“我抓住你了,抓住你了”,没想到,她却一边大喊“不要抓我”,一边害怕地藏在蚊帐后面。

通过游戏,我觉察到了女儿隐藏着的恐惧情绪。于是, 我赶紧跟她说,“宝贝,我们休息一会再玩。”然后,把她抱在怀里,等她安静下来后,我柔声问她,“你刚才那么害怕大灰狼抓你,是不是因为你同时想到了什么?”

通过沟通,我才得知,因为最近她的秩序敏感期到了,老喜欢跟她奶奶对着干,有时,她奶奶实在不懂得怎么让她服从,只好威胁她,“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让坏人把你抓走”,所以在玩游戏过程中,当我扮演大灰狼抓她时,她再现了被奶奶威胁时的恐惧。

了解情况后,我赶紧跟她奶奶沟通,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幸亏,从角色扮演游戏中,让我从侧面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能够及时排解她内心的恐惧。

当然,除了游戏扮演方式,孩子的紧张情绪还会通过咬下嘴唇、啃指甲、抱怨腿疼肚子疼、做噩梦和行为倒退等方式来表现,家长会注意观察和分辨。

孩子因为缺少经验,往往比大人更加单纯、脆弱,很多情绪他们都是第一次经历,所以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却很大,比如,金鱼死了,小孩会伤心大哭;窗台上传来大的响声,孩子会被吓到,等等。

每当孩子经历伤心、恐惧等情绪时,最好的方法是父母用孩子的眼睛和角度,去观察世界,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东西,强迫孩子压制或回避自己的情绪。

当你感觉自己的心跟孩子的心越来越近,觉得自己在体会孩子的感受时,你更可能把孩子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建立信任、提供引导的好机会。

2把握机会

约翰·戈特曼还认为,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如果把消极情绪发作,当做引导孩子处理情绪,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好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解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样当孩子生气时,父母就不会把这当做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当孩子害怕时,父母也无需担心自己不称职,当孩子伤心时,父母也无需把这当成必须尽快处理的麻烦。这样做的好处是:

首先,认同孩子的情绪,教会了孩子如何安慰自己。其实当一个孩子在哭哭啼啼、扔东西、打人骂人时,他隐藏的情绪可能是伤心、愤怒、厌恶,这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如果父母主动回应,认同他的情绪,就等同教会他如何安慰自己。而让孩子学会安慰自己,将让他一生受益。

很多家长,因为害怕麻烦或自己情绪失控,极力回避孩子的消极情绪,以为事后就好了;事实上,孩子只有说出自己的感受、标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到被认同时,他的消极情绪才会逐渐消融。

其次,敏锐察觉,避免细微的消极情绪升级成家庭危机。当孩子出现细微消极的“情绪火苗”时,父母最好及时把它掐灭,以免升级。

比如若孩子害怕打疫苗,那么你在出发前,就要跟他说你要带他去哪里,打针时会有什么感觉,会对他的健康有什么好处等等,而不是等到他坐在凳子上开始大哭大闹时,你才开始手忙脚乱,强制他安静下来,配合医生。

若当孩子情绪有细微波动时,家长就开始关注他,会让亲子关系更紧密,也让孩子也更容易把父母当成克服困难的盟友。


3倾听与认可

倾听与认可是情绪管理训练最重要的一步,当你已经可以把孩子情绪化的时刻,当成增强亲子关系和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时,你就可以进行这一步了。做好这一步,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倾听不是指单纯用耳朵听,而是要父母和孩子保持在同一个情绪频道上。父母必要时可以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放松而专注,同时关注孩子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

然后,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信号,想象孩子的立场,感受孩子的体会,会说安慰的话语抚慰孩子。你的专注让孩子觉得你把他的想法当回事。

第二,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家长可用“映射法”回应孩子,即重复孩子说过的话,并说出自己眼前看到的情形。

记得,有一次,女儿过生日,奶奶给她买了个大蛋糕,但女儿的小堂弟看到后,哭闹说“这个蛋糕是我的,为什么给姐姐”。

我们耐心地跟他解释,“现在是姐姐的生日,等你过生日时,我们也会给你买一个大蛋糕的”。但是孩子哭得更凶了,这让弟媳有点尴尬。

我想起自己看到的情绪管理训练中“映射法”,决定试试跟孩子沟通,于是问他,“你觉得应该也给你买一个蛋糕才对,只给姐姐买,让你感觉有点妒忌了,对吗?。”

孩子点点头。

然后我继续说,“我们现在马上点蜡烛,唱完生日歌之后,马上切蛋糕给你吃,好吗?”

孩子听到可以吃蛋糕,不哭了,开始帮忙拿蜡烛。


第三,当孩子表达情绪时,逻辑不管用,最好的方法是倾听。

一名同事曾分享说,有一天,她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时情绪低落,原因是同学说她的眼睛不够大不好看。她知道女儿的眼睛并不小,但由于她自己有心理学基础,她知道反驳和解释没用,此刻她只需要倾听,危机就能化解。

于是她跟女儿说,“宝贝,跟我分享下你同学是怎么说的?”。

静静地听女儿说完,她说,“妈妈也觉得,有人说自己不漂亮,是挺难受的。但是,你不觉得你脸上有一双小酒窝,特别好看吗?据我看,你们班里的女生都没有呢。”

经妈妈这么倾听和抚慰,孩子又开心起来了。

第四,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是理解孩子情绪的一种方式。比如孩子告诉你,她跟好朋友吵架了很难受,你可以告诉他,你小时候也曾经跟朋友吵架,也会难过,但后来你们又怎么和好了,等等。


4帮孩子表达情绪

在孩子感受情绪时,帮孩子找到合适的语言,将情绪贴上标签,把模糊不清的、令人不适的感觉,变成了有名字的东西,这一步也很重要。比如,孩子大哭,你问他,“你很伤心/很生气是吗?”这样,他不仅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且学会了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据有关研究表明,为情绪贴标签行为,有助于安抚神经系统,帮孩子更快平复不愉快的情绪。原因是在表达当下的情绪时,需要调动掌控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左脑,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恢复平静。

而那些幼年就能调节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不仅情商会更高,且有着更好的专注力和更高的学术成就。

当孩子的情绪词汇库越丰富,他就越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越能促进情商的发展。当然,更多时候,情绪是以复合的情况出现,所以家长也要注意帮助孩子理解多重情绪。

平时除了口头教孩子辨识情绪,也可以让孩子看一些关于情绪的绘本或电影,比如迪士尼动画《头脑特工队》,就用“乐乐”、“忧忧”、“厌厌”、“怒怒”、“怕怕”5个卡通形象,展现了快乐、忧伤、厌恶、愤怒、害怕5种情绪,很适合给孩子看。


5划分界限,选择解决方案

对孩子而言,解决问题可以从划分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的界限开始。

孩子通常不懂得用正确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他感到沮丧、愤怒的时候,他可能会动手打人、撕书、说狠话。

每当这些时刻,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行为背后的情绪是被认同的,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他由情绪引发的不良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那孩子的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的界限应该怎么划分呢?美国儿童学家海姆·吉诺特建议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将行为划分为三大区域:绿色区域、黄色区域、红色区域,并为这些区域的行为设定相应的规则。

>>绿色区域是我们希望并认可的行为,也是我们鼓励孩子去做的,比如孩子在各个敏感期,因成长需要出现的各种行为,比如,喜欢用手抓东西吃、喜欢乱涂乱画,喜欢爬楼梯等等。

>>黄色区域里孩子的行为,是我们不认可,但因为某些原因,我们选择包容的:

*初学者的偏差行为,比如2岁的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东西,或因长时间坐在汽车安全椅上哭闹等。

*艰难时刻的偏差行为,比如4岁的孩子因生病而频繁哭闹等,但在容忍他的行为时,也要表明你的态度,现在只是在特殊时刻。

>>红色区域的行为,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的行为,比如伤人害己行为、非法行为及违反公德和社会公约的行为,这些最典型的莫过于闯红灯、打人、高空抛物、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

为不当行为划定界限后,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若孩子遵守规定,行为就会得到赞许,然后会获得一些特权或者精神奖励,比如可以买喜欢的书,周末可以出去玩等,若违反规定,就会有一些惩罚,但是惩罚方式要科学,比如体罚和言语辱骂等都不可取,相反,站墙壁、没收心爱东西、让孩子做家务、数豆子等都相对可行。


经相关研究证明,一旦父母学会了其他管教方法,他们会不自觉戒掉体罚。当孩子理解了行为的界限,他们会主动规避不良行为;而当孩子学会了调节情绪,规矩和教条将逐渐变得不重要。

最后,划定界限之后,就是协助孩子寻找纠正不良行为的解决方案了,在这过程中,大人不要太着急把找解决方案的主动权夺过来,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要引导孩子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对于大孩子,父母可以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一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然后让孩子从中选一个,也可以引导孩子借鉴过去的成功案例。

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抽象能力有限,很难同时处理两种以上的想法,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案,然后让孩子一个个去实验,然后从中挑一个他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去实施。


若孩子坚持选择错误但无害的方案,那不妨让他试一试,让他尝试失败后,与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再尝试另一种方案。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引导,培养孩子规避不良行为的能力。

若你也正愁家有“情绪小狂魔”,不妨试试以上5个情绪管理训练步骤,把他“驯服”吧。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