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孩子成了“二皮脸”,错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2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培养和谐亲子关系的讲堂,讲堂上一位妈妈提出了自家孩子存在的问题。

这位妈妈说:孩子今年6岁了,平日里十分调皮捣蛋,道理讲不通,批评不管用,别人家的孩子被批评了,都会脸红羞愧,他可倒好被批评了仍旧嘻嘻哈哈的,一点羞耻心都没有,而且同样的错误下次照旧犯,简直就是个“二皮脸”,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几位家长纷纷附和。

A妈妈说:“我家的那个小子也是这样,前几天带他去楼下玩,我一个没注意,他就把社区的玻璃打碎了。我狠狠批评了他,然后带着他去跟社区负责人道歉,他像没事人一样,还跟我说‘妈妈,道完歉是不是就可以早点回家,我还要看动画片呢。’,我真是被他气个仰倒。”B妈妈说:“你家的小子这样也就罢了。我家的是个丫头,照样不省心。在幼儿园不听话,老师在前面讲课,她在下面说话,扰乱课堂秩序,老师为了教育她,让她站起来听课,她一点也没不好意思,还是嬉皮笑脸的。这不,老师找家长反映情况了嘛。”……

妈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孩子的种种表现,问题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一点自尊心也没有,被批评了也无所谓,像个“二皮脸”一样?

孩子像个“二皮脸”,父母要负主要责任

1.当众训斥孩子,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犯错误时,很多家长会当着众人的面呵斥孩子,觉得小孩子没有所谓的“面子”不“面子”,殊不知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自尊,而且心理比大人更加稚嫩敏感,更需要悉心呵护。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自尊意识的形成是从出生开始的。从幼儿时期的生理自我意识阶段逐渐过度到3岁左右开始进入心理意识阶段,进而转化成自尊心。

生理自我意识阶段:0-1岁:自我感觉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只能感觉到自己的手、脚等身体的一部分,并没有对自己身体的整体意识。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出现啃手指,脚趾等行为。1-2岁:自我感觉发展阶段。当孩子1岁以后,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整体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与其他物体区别开来的。2-3岁:自我认识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慢慢有了心理自我意识的萌芽,比如会用“我”来表达自己。心理自我意识阶段:3岁以后:社会自我阶段。当孩子3岁以后,就进入了心理意识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能从父母和周围人的言语中明白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从而对自己进行评价,当父母给予孩子积极地评价时,孩子会产生荣誉感,建立自尊心。

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不注重批评的场合和方式,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孩子,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便对批评习以为常,没了羞耻心。

2.给孩子贴标签,导致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你怎么这么笨”、“做事怎么这么拖沓”、“说话拙嘴笨舌的”,这是一些父母批评孩子时惯用的话,父母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话激励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改正错误。然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不但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反而表现越来越差。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标签效应”,即: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简单地说,就是当父母说孩子“笨”、“懒”时,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像这方面靠拢,反而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朵朵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十分活泼可爱,也很懂礼貌,朵朵的妈妈一直引以为傲。一天,邻居来家里做客,朵朵当时正在看动画片,听到妈妈喊她跟邻居阿姨问好时,就磨蹭着不肯过去。妈妈觉得很没面子,就呵斥朵朵说:“这孩子,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不懂礼貌!”孩子听后,小脸涨得通红,从那以后,再见到亲戚和邻居,无论她妈妈怎么说,都不肯打招呼问好了,彻底成为一个“没礼貌”的孩子。

朵朵妈感到十分疑惑,好好的孩子为什么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呢?

这就是“标签效应”产生的影响,妈妈的行为给朵朵心理蒙上了阴影,朵朵会觉得,反正你都说我不懂礼貌了,那我可能就是这样的孩子,索性一直这样了。

“二皮脸”对孩子的危害

“二皮脸”的孩子做事缺乏羞耻心,爱说谎话,遇事没担当,逃避责任,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前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就有一个典型的“二皮脸”式人物:大风厂厂长蔡成功。侯良平说蔡成功上学时被老师罚站一点不在意,还站在讲台边上冲下面的同学做鬼脸;犯了错误被父亲吊起来拿皮带抽,可是体罚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完全的“记吃不记打”。蔡成功成年后做生意,为了赚钱偷税漏税,置法律法规不顾,没有是非观念,谎话连篇,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最后锒铛入狱,也印证了那句古话“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

因此,当孩子出现“二皮脸”行为时,父母切不可大意,同时应该及时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看是否发生过上面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父母应该学会正确的批评方式

1.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

所以,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孩子的自尊,不要当众指责,叱骂孩子,尽量做到严厉的批评“背后”说,以维护孩子稚嫩的自尊心。

有的家长会说,脾气上来了,实在忍不住,哪还能想到顾及当时的场合。面对这种情况,大家不妨试试“三分钟安静法”。所谓的三分钟安静法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即遇事先冷静思考三分钟,再考虑如何做,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做出过激行为。

家长如果能够冷静三分钟,将自己的情绪压制下来,不至于一下子将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再慢慢思考合理的批评方式,相信教育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2.不要否定孩子本身。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可以批评,但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否定孩子本身。

比如前面例子中的朵朵妈,其实可以这样教育孩子:“朵朵一直是个讲礼貌的好孩子,今天阿姨来了,朵朵只顾着看电视,不跟阿姨打招呼,妈妈有点失望,妈妈希望朵朵还像以前一样懂礼貌,好吗?”

这种只否定事情本身的批评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能激励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3.多赞扬和鼓励孩子。

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动听的声音,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安慰,是孩子进步的动力。在赞美声中变好,总比在批评声中改正错误要容易得多。

在这件事情上,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儿子很喜欢玩具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出来,成排成排的摆在地上,像要开“汽车展览会”一样,但是却只管拿出来玩,而不愿意收拾,为此我说过他好几次,他每次都嘴里答应着:“知道了,妈妈”,却从不付诸行动。直到有一次,我收拾玩具车时,喊他过来帮忙,等玩具车全部装进箱子后,我高兴地表扬他说:“我儿子太棒了,可以自己收拾整理玩具了!”儿子听后也很开心,说:“谢谢妈妈,我以后还要多努力。”果然,从那以后,儿子每次玩完玩具都会自己乖乖的装到箱子里。

正如卡耐基所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学会尊重孩子,赞美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变成蔡成功式的“二皮脸”!

你会当着众人的面呵斥孩子吗?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