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听到了吗”孩子爱上“悄悄话”,背后5原因,家长4招应对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叮叮今年3岁半,小朋友小脑瓜超级聪明,但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爱说悄悄话。

叮叮妈妈忙着的时候,叮叮跑过去靠近妈妈嘴巴嘟囔了一些话,然后问“妈妈,你听到了吗?”妈妈摇摇头,确实没有听到说话。路上遇到一个阿姨对着叮叮说“你好可爱”,叮叮羞涩的藏到了妈妈身后,但这个阿姨刚走,叮叮就又在妈妈耳边嘀嘀咕咕说话。妈妈发现叮叮并没有发音,只是嘴巴在动,只好耐心地说“你能再说一遍吗?”叮叮又说了一遍,妈妈还是不知道孩子说得什么,只好为难的摇摇头,叮叮也就不再说了。

悄悄话,本来是说两个人或者几个亲密的人凑在一起说的一些体己话,只是为了倾诉或者表达内心的情绪。很多孩子为什么突然变得喜欢悄悄话,但事实上有的时候孩子嘴巴做了动作并没有发出声音,到底是为什么呢?

语言敏感期

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因孩子而已,有的早一些有的玩一些,从一个字变成两个字,再到四个字、六个字等,一直到能够说出长句子,这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爸爸妈妈给予的一些引导。

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表述着自己对语言的运用,可能说的不够清楚不够利落,但是他们在用这种方式锻炼语言的使用,为将来真正的掌握语言做着努力打着基础。

孩子声音小

记得很久以前,孩子还不懂悄悄话的时候,我曾经跟他提过悄悄话,但孩子理解的悄悄话就是在别人耳朵边说“悄悄话”三个字,等懂了悄悄话三个字以后,就像叮叮一样看似说话发声,事实上并没有听到看到的只有孩子的动作。

孩子对这种“悄悄话”的游戏很着迷,主要是来自于学校和日常生活。爸爸妈妈打电话都是使用电话,就如同对着另一个耳朵在说话一样,但打电话的时候,只能听到一方的声音,电话另一方的声音旁边的人是听不到的,所以充满了神秘,孩子感觉有趣。

学校里面会有“小话筒”的游戏,包括动画中也有“听话筒”的讲解,孩子感觉这种形式比较有意思,所以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模仿,但是自己控制不了声音的大小,就会出现听不清好似孩子没有发声一样,实际是孩子声音太小听不清而已。

当然,这种“悄悄话”使用场合是有限制的,就像叮叮在阿姨转身以后对着妈妈小声说话,实际有些不够礼貌,不尊重别人,所以不管是哪种“悄悄话”,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运用到什么场合哪些人可以适用等,避免出现不礼貌的行为,时间久了,孩子还会养成不敢在外面大声说话的性格。

孩子内心自卑

孩子对于一些事物的感受不同,但与周围的感受格格不入,怕被引起误会或者被其他人嘲笑、嘲讽等,不敢大声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只能通过这样的“悄悄话”形式表达着自己的主权,表达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式让孩子避免了“丢脸”,对孩子而言,比较安全。

外界环境影响

孩子本来就是大大咧咧,以最真诚的方式表达着自己,但爸爸妈妈怕孩子上当受骗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不让孩子去表达,不让孩子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想要倾诉就要寻找一些像爸爸妈妈一样靠谱的人说话。

事实上,孩子本来没有任何的坏心思,因为外界环境这种影响,让孩子内心产生了各种戒备,找不到真正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渠道,而“悄悄话”就有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形成了一种不良的体验,并且影响着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表达不满

成年人有种不好的习惯,就是背后叽叽咕咕说一些人的坏话,因为自己没有理,所以在别人背后嘀咕,这种行为也可以称为“悄悄话”,这是一种羡慕嫉妒恨,更是一种因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典型表现。

孩子们虽然心思单纯,但自从自我意识觉醒,他们就分辨出自己的权益与别人的权益,如果别人的行为侵犯到自己的行为边界,不敢当面进行指出,就背后用这种“悄悄话”进行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有什么了不起”、“他不知道侵犯了我的地盘吗”等等。

“悄悄话”看似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但爸爸妈妈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对孩子产生一生的坏影响。有心理学家曾说,孩子内心隐藏着另一个小孩,外界却偏偏压抑孩子的内心。悄悄话其实就是孩子受到压抑的一种外在表现,当家里有这样一个爱说“悄悄话”的孩子时,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一、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悄悄话”并回应

孩子的“悄悄话”行为有一定的语言敏感期影响,属于一种很正常的孩子个体行为,爸爸妈妈在孩子表现这种行为的时候,不应该像叮叮妈妈那样询问一遍之后因为听不到就摇头,反而应该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真正要表达的内容。

年幼的小朋友说悄悄话声音低一些,爸爸妈妈就会不耐烦,其实孩子声音低不怕,爸爸妈妈可以引导着孩子稍微提高一点声音,比如爸爸或妈妈假装与孩子进行说“悄悄话”,就用孩子听不到的那种声音,孩子自然也会询问,这种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提出如果声音稍微大一点点,就可以听到的建议,下一次孩子就会自然提高一些,保证家长听到孩子的话。

当然,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并不是真的在发出声音,他们只是感觉自己在说一些心里想的话,其实并没有说出来,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不要逼迫孩子一定要说出来,反而应该根据当时的情景进行猜测,猜对了,孩子也会很开心的点点头。

孩子说话,不管说的什么话,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到的事就是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反应,给孩子一个回应,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话,家长认真在听,这样可以推动孩子们以后还会愿意跟家长倾诉,促进亲子关系发展。

二、父母以身作则,注重家庭环境

很多爸爸妈妈是双职工,工作中自然会有一些不公平或不合理的待遇啊行为的发生。回到家,父母双方会忍不住像对方吐槽一下自己的状况,本意是想获得夫妻之间的共鸣与理解,但如果年幼孩子在场,孩子也会因为父母长时间的这种吐槽变得挑剔与不满。

孩子步入学校,也会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老师们的态度、小朋友的态度等产生一些很小的小问题,内心就会产生委屈,像爸爸妈妈倾吐,如果爸爸妈妈没有给予孩子及时的疏导,很容易造成孩子内心负能量满满,孩子就会忍不住的用“悄悄话”的形式传播着自己认为的坏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学校,如果老师与学校都出现了问题,怎么能够指望学生变得很好呢?爸爸妈妈一定要在日常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孩子的模仿性、敏感性很强烈,很自然的就会跟着一起变好变得正能量。

父母如果以身作则,不在背后去讲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坏话”,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背后去搞一些小团队的“悄悄话”,省的因为这些内容的泄露,孩子自己变得自卑、委屈。

三、父母寻找背后原因,因材施教

孩子喜欢说“悄悄话”,最初可能只是对于嘴巴对耳朵的这种有趣组合的好奇,但随着自己的慢慢长大,自身自主意识的加强,开始引申出一些其他的“悄悄话”的意思,比如模仿家长的“背后吐槽”,比如学习幼儿园的“说说看”游戏等。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悄悄话”行为不要在不了解情况下一棍子打死,爸爸妈妈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辨别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型,再去作出相关的一些决定,帮助孩子认识“悄悄话”,帮助孩子改正“悄悄话”这种不好的习惯和行为。

举一个简单的但常见的例子,很多孩子害羞或者不敢说话的特点,他们只敢小声的跟自己爸爸妈妈说一些自己的需求,但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只是内向或者胆小,从而当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的时候,不重视,反而会对外界的人说自己孩子就是这样的胆小、害羞等等,孩子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再加上父母这种长时间的说法,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心和胆小。

其实,孩子并不胆小,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孩子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中,不太适应,爸爸妈妈就引导着孩子去大胆的做一个自我介绍,一旦有了一次的经历,得到了周围人的鼓励和表扬,孩子会慢慢的爱上这种表达,变得不再那么“内向”。

当然,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爸爸妈妈不能够强迫孩子,因为强迫会带来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会更加不配合,也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爸爸妈妈耐心引导才是孩子变得自信表达的基础。

四、父母告知孩子“悄悄话”使用注意事项

小朋友喜欢使用“悄悄话”分辨是否是自己的“好朋友”,这是一种排除他人的一种行为,不能算是一种好行为,特别是当着很多小朋友的面的时候,就如同我们成人间,如果当着很多人两个人“咬耳朵”至少是一种不礼貌行为。

当小朋友在爸爸妈妈耳边嘟嘟囔囔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跟小朋友们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一点声音呢,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对方的需求,要不然听不清楚谁也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呢。

孩子并不知道“悄悄话”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更是不知道还要分清楚说话对象等等,爸爸妈妈就要对此进行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提醒,不妨这样做

亲子游戏

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而爸爸妈妈就可以利用“悄悄话”“咬耳朵”这种行为表现,与小朋友一起演示到底应该注意什么,比如在公共场合,小朋友大吵大闹发脾气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跟小朋友耳语,缓解孩子的情绪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闹觉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的耳边悄悄说话,放松孩子的神经等等,用互相的场景表现,展示禁忌情况。

随时提醒

孩子具有“健忘症”,并不是家长想当然认为孩子记忆好,他们就会记得这些事情,反而他们会经常忘记这些需要记住的事情,爸爸妈妈不要不耐烦,孩子天性充满自由,只需要在孩子忘记的时候,进行轻轻地提醒,孩子就会记起“悄悄话”的一些注意事项了。

分析场景

日常很多情况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并不是每一种情况爸爸妈妈都能够想到,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不妨与孩子玩一个设立考题的方式去判断到底该不该用“悄悄话”,如果用了会发生什么后果,如果换一种什么方式比较适合……

孩子通过这些日常可能不常见,但是又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一定的初步判断,什么时候能够使用什么时候使用的话不太好等等,这也算是一种方式认识使用注意事项。

孩子喜欢说“悄悄话”,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语言的敏感,以及这种形式对孩子的吸引力,并非一定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但如果爸爸妈妈不及时的帮助他们发现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好习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

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与孩子一起说说爱的“悄悄话”,让孩子将这种注入爱意的“悄悄话”慢慢的收藏,远离那些带来不好影响的“悄悄话”,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用爱分享育儿经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