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一起玩,发生争执,家长可以学会什么?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10月16日下午,在我们的领航精英父母社群中,一位家长照例提出了关于自己孩子的一件小事——就像一颗小石子丢进了平静的湖面,就此开启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讨论...

家长

“在小孩跟同龄孩子的交往中,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不太会处理同龄孩子带给他的不公平待遇。”

“比如说几个孩子玩飞行器,到了他这,孩子王就更改规则,不让他赢。他不喜欢孩子王的这种行为,但是却不善于为自己争辩,所以在相处上总会吃亏。我不希望他跟这类孩子相处,但是孩子缺少朋友,每次碰见他们又是玩在一起。”

“这点让我很头疼,不知道在他的成长过程,该如何引导?”

苏晓航老师

“具体描述一下,比如原来的规则是什么,大家是怎么说的,到了你家娃这,孩子王是怎么说的,原话,规则是什么?你听到你孩子说什么了,做什么了?把当时的场景还原一下。”

家长

“具体的对话我没记下来。大概是这样:一个类似飞行棋的游戏,大家都快到终点了,轮到我儿子投骰子,他投了某个颜色,孩子王说这个颜色前面没有,你得后退。到另外一个孩子(四个人的游戏,2个人已经到终点,还有我儿子跟另外一个男孩子),投的颜色也得后退的,他就说你待在原地。”

“之前还有其他追跑抓人的游戏,到我儿子抓人,抓到一个女孩子,他临时就更改游戏规则,说抓到女孩子得抓两次才算。”

“我孩子自始至终没表态,反正更改游戏规则他就按新的规则来。我也是无语了!”

苏晓航老师

“了解,你跟孩子聊过吗?他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么问他的,他是怎么回答的?”

家长

“昨晚到今天我就只问了他的想法。但是我没有问他有没有意识到游戏规则被随意改变了。”

苏晓航老师

“你是怎么问的呢?孩子是怎么答的?具体对话。”

家长

“我问他更改游戏规则对不对,他说不对,那个孩子这样玩,他下次也带自己的玩具下去跟孩子玩随意更改游戏规则。”

“他说不喜欢那个孩子这样。但是我问他那为啥还老是要跟他一起玩,他就不说话了。”

“我告诉他这个孩子秉性有问题,没教养,不能学他。”

苏晓航老师

“嗯,好的,那么现在我是你,你是娃(不管你知不知道孩子的想法都不要紧,我问,你就当你是孩子,根据自己想法回答就可以了)”

“我开始了,好吗?娃儿?”

家长

“好的,妈妈。”

以下是家长和苏老师的角色扮演对话

苏老师扮演妈妈,家长扮演小孩

妈妈

“我看到你朋友在跟你玩的时候改变了游戏规则,你不喜欢。我还看到你第二次还跟他玩,我想知道他的哪一部分比较吸引你?”

孩子

“他们的游戏很好玩。”

妈妈

“哦,你比较喜欢他们的游戏,你能跟我说说他们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吗?”

孩子

“就是轮流投骰子,棋子走到所投骰子所对应的的颜色区,往前走。”

“插一句话:他可能没太关注别人是不是按规则走,所以没留意别人有没有后退。这是他在理解游戏规则上面的一个偏差。”

妈妈

“哦,看来你对向前走的规则很熟悉,有没有其他的规则,包括向后走、停留,或者是停掷几次的规则。”

孩子

“没有哦,先到终点就胜利。”

妈妈

“哦,你从来没碰到过?还是你不知道有没有其他规则?”

孩子

“我在快到终点的时候,投出绿色和蓝色后,某某说我得往后走。”

妈妈

“那么你对这个规则怎么看?”

孩子

“我后到的,我以为这就是游戏规则吧。”

“但是中间我在玩的时候,他又把我的棋子拎回起点,这个我就不懂了。”

妈妈

“嗯,看来这个玩法套路还挺多的,妈妈也没玩过,下次你要不要跟小朋友玩的时候详细问一问,回来教妈妈玩一下?”

“我也好想玩,快去把规则问清楚,让我和你一起玩。”

孩子

“好的。”

角色扮演对话结束


苏晓航老师

“结束。哈哈现在我都想玩一下这是什么游戏。”

家长

“问题是,我们没聊到重点,这个孩子对他就随意改规则。他好像没反应过来,更没反抗。”

苏晓航老师

“哦?你知道规则吗?”

家长

“不管我懂不懂最后的规则,两个在玩的孩子,执行不一样的规则。中途随意把别人棋子拎回原地,就是不对。”

苏晓航老师

“咱先把对错放到一边,一会来讨论这个事。回到刚才你是娃,我是妈的那段,你回看一下,如果你是孩子,你在刚才那段对话中学到了什么?”

家长

“首先得让孩子去仔细听懂游戏规则,这个是对的。”

“我从昨晚到今天跟娃的交流中,太过于在娃的脑中给这个孩子贴标签,这点不太好。”

苏晓航老师

“嗯,举个例子,都会打麻将吧,广东麻将和四川麻将打法一样不?”

“那么如果我一向是四川打法,你是广东打法,然后咱开始玩,玩到一半,我说,不对,不能这样杠,你说,为什么不能,就是这样杠上开花。”

“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家长

“没弄清楚打发是肯定会出现各种矛盾。”

苏晓航老师

“咱吵半天,不能玩了嘛,对吧。可是咱一小圈闺蜜,少了我三缺一,少了你三缺一。”

“下次还得一次玩,想不出矛盾,一定得先统一规则。”

“那问题来了,用谁的规则呢?”

家长

“如果想玩麻将的人很多呢?不会出现三缺一。”

苏晓航老师

“是的,这也是一个好问题,如果玩的人很多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其他家长

“孩子说不定会被排挤?”

家长

“不管是广东麻将还是四川麻将,更或者是湖南麻将,都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大家在玩的时候并没有更改这个规则。”

苏晓航老师

“这叫选择,孩子会学会选择和做决定:你可以遵守规则,来玩这个游戏;你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选择不玩,这是孩子能学会的。”

“不管是广东麻将还是四川麻将,更或者是湖南麻将,都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大家在玩的时候并没有更改这个规则——记得刚才我问你,你知道规则是什么吗?”

“这里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了解规则。”

家长

“我回答了,这个游戏过程随意更改规则的情况出现啊!”

苏晓航老师

“所以你是完全了解规则的,对吗?”

家长

“我并没有完全了解。”

“但是出现相中相反的情况,肯定是规则出了问题。”

“我去问为什么我孩子要回原处,他又把棋子拿到中间。所以他肯定是故意的!”

苏晓航老师

“嗯,明白了,好的,想一下跟社会上的哪些现象很像?同样去办一件事,这个人来是这个做法,那个人来是那个做法。”

家长

“的确是,社会上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

其他家长

“从刚刚苏老师的引导过程中,我把自己当成是孩子,我会学会要提前了解规则。这次是因为我太想参与进去,所以没想到。”

苏晓航老师

“好了,引导到这里,看看我们想要的目的是什么?1、指责孩子王,要证明他是错的,他不应该 2、让孩子不跟他玩 (那么孩子学会什么?我们如何保证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跟公平公正的人在一起玩)3、让孩子学会辨一个是非曲直 。”

“如果孩子学会争辩,然后呢?”

其他家长

“苏老师,点醒了我哦,那是看法。可是最终我们是希望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交往的能力。”

苏晓航老师

“所以在引导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想要什么?”

家长

“我也希望他在和人的接触交往中,能提高理解能力,理解游戏规则,同时面对不公平对待,能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择良友而交,不跟这类人往来。”

苏晓航老师

“这个只跟自己和孩子有关,与他人无关。”

“如果你想要:1、玩游戏有个规则,你要想不被别人蒙,那么首先了解规则,甚至破解规则——有句话说,不动脑的人遵守规则,动脑的人创造规则,创造规则的人创造世界——如果希望孩子往这个方向走,那么引导他是了解规则,熟悉规则并运用规则。”

“2.公不公平实在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公平,依然是把自己放在低位上,公平来自你对规则的了解和运用,你懂行,没人能欺骗你,你不懂,就会被别人骗。”

“3、何为良友?一定要先定义,和各色人等交往,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分辨能力,我们得感谢各种给我们挑战的人,让我们学会更多的本领,而不是远离人群,做温室的花朵——你不接触各类人,甚至连辨良友的机会都没有。”

家长

“对,是这样。”

其他家长

“一开始觉得苏老师怎么好像没引导到点子上,后来一看其实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公不公平。又学到了。”

苏晓航老师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个问题,就在那个点上,可是如果跳出来,看到和这一点相连的其他点,四两拨千斤。有时点对点解决问题,会形成权力之争。”

其他家长

“看到晓航老师说到最后那个引导的目的那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把自己代入了家长的身份,感觉自己也有因为自身气愤的情绪忽略了真正教导孩子的目的。”

苏晓航老师

“好,留作业:看到以上引导的小伙伴,如果你愿意的话,把你的收获,以及启发写三点,发在群里,大家互相启发。”

以下是精选的家长们的收获以及启发

收获:要跳出问题看问题,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认识。

启发:

1.关注孩子(以及对方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急着帮孩子出头;

2. 不要随便给孩子(以及对方孩子)贴标签,标签会限制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视野,也影响孩子对自己(以及对方孩子)的正确认识。

3.不要想着让孩子远离“不好”的人和事。正如人的身体要经过小病痛的锻炼才能获得免疫力,孩子只有在与不同人和事的接触中才能拥有辨别好坏的能力。

我的三点启发是

1、 目的很重要,你想要娃达到一个怎么样的认识,就要进行一个什么样的引导。(你是想娃学会黑白分明,还是想娃的社交游刃有余)

2、 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了解事情,不要把自己结论早早代入沟通之中。

3、 带着娃跟自己一起成长,跳出自己的视界,以前自己也是个非黑即白的人,现在想想社会上灰色地带还少吗?我们不破坏规则,但要学会运用规则。

刚爬楼,看到苏老师引导 3 何为良友,这点我深有感触,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引导,长大了容易出现交友上的困难。我现在就在做纠偏工作,好累,孩子也很累。感谢苏老师,又学习到了。

收获是劝说/教育之前先问自己是何目的,防止被情绪带跑。

启发:

1、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在抛弃情绪之后再对孩子进行引导,不把自身情绪加诸孩子;

2、不评价孩子的“友”,不替孩子选择“友”,让孩子拥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才是家长们教育最终的目的。(因为有时候我们也不了解孩子的世界,不能盲目的替孩子做选择。)

3、遇到事情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可能孩子根本不在意游戏规则,只是想加入小伙伴们一起玩。(一群孩子中因为性格不同有些孩子是比较强势霸道一些,但不代表Ta是坏孩子。家长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觉得和此类孩子王玩不好,没从孩子角度出发,很有可能让孩子觉得孤独(个人揣测)

我的收获:

1.不要忘记我们养育孩子的真正的目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了解孩子的感受比自己猜测更容易解决问题。

2.孩子是在一次次经验中得到学习的,她需要我们给到他前人的思考方法但不需要我们给他结论。

3.公平来自于你对规则的了解和运用,期待别人给你公平这本身就不公平。

我的收获:

01 引导孩子回顾事情经过,帮助他厘清,事情是不是真的是他认为的那样,引导孩子自己去了解发现。

02 积极引导,教会孩子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不回避问题。

03 引导孩子过程中,不发表个人批评与评判,更关注于帮助孩子说出他所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还原现场,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在孩子与孩子的相处之间,我们容易用成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对错,害怕孩子吃亏,这时候,不妨听一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要片面地做出评判

2. 当我们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尽量正面地、积极地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本身,帮助孩子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并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3. 时刻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终为始,渗透在我们和孩子日常的谈话和交流中。


苏晓航

成才养育专家,青少年成才顾问,清华附小培训导师,儿童学习能力测评师,正面管教导师。服务了60000多名家长、30000多名孩子和2000多名在校教师。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