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捣蛋大王”,爱拆装、乱涂鸦、发脾气…父母应该学会这几招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01

相信很多父母遇到过这些情况:当你准备给宝宝讲故事时,他却突然“啊”的一声把书撕了;当你满心期待地买回一个玩具,他却“啪”的一声摔在地上;当你刚刚搭好一个城堡,他却一秒钟推翻了;家里的遥控器,也不知什么时候粉身碎骨了……

周末晚上10点,闺蜜小梅也在微信群里抱怨,她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捣蛋大王”。她说好不容易能休息,全都跟在3岁儿子屁股后面转,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还不如上班呢!

本来兴冲冲地去超市买了画笔和画册,但是现在的局面,她都要崩溃了。

小梅拍了一部分孩子的“作品”在群里,可以看到,衣服上、床单上、沙发上、墙壁上…无一幸免。她也感到很无奈。

她说只要一不注意,孩子就开始到处乱画。而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一家人都烦恼不已,差点闹出家庭矛盾。

相信面对这样的“熊孩子”,没有家长会不抓狂的,但还是要保持冷静,因为宝宝这样“捣蛋”并不是他的错!

然而,对于这个年龄阶段宝宝的各种破坏行为,不管父母如何阻止,他都仍会乐此不疲地进行着。

02

其实,宝宝喜欢“破坏”是有原因的。

父母只有正确地理解他的行为,才能给予其适当的支持与引导,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

1.生理发育的不完善

宝宝的“破坏”行为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宝宝2岁前的各种“破坏”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并非真正的“破坏”行为,如摔玩具、拆闹钟等。

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反应协调能力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2.年龄的阶段特点

心理学上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特別是2-3岁的宝宝,会出现第一个反抗期,其攻击和破坏的行为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男孩。

而好奇心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不理解的事物,宝宝有着强烈的探究心理,总想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比如,多数宝宝都喜欢拆卸玩具、按遥控器和开关等。宝宝这样做其实是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

3.引起父母的关注

如果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当孩子处于安静的状态时,成人经常不闻不问;而当孩子表现出顽皮或多动时,却会立马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们是很聪明的,当他们发现这一点时,就开始用捣乱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因此,父母在责怪孩子破坏行为的同时,也要反省一下,是不是给他的关注不够多。

“破坏”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如果孩子带着疑问去“破坏”,并在父母的协助下,用自己的行动找到答案,还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破坏”行为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求知欲,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其步入“探索之旅”。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为宝宝创造“破坏”的环境

对于喜欢撕书的宝宝,可以给他买一些布书,撕不烂,宝宝也可以翻;对于喜欢撕纸的宝宝,就给他买一些彩色纸张,任由他撕成条,以满足他撕扯的要求。

可以买能拆装的玩具、为他提供可以探索的物品,如积木等拼插、组合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这样,不但能让宝宝享受玩的乐趣,还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2)参与到宝宝的“破坏”行动

当宝宝把玩具拆开时,家长可以一起参与,引导宝宝观察玩具里面有什么,玩具为什么会响、会动,引导、帮助他寻找答案。然后再和宝宝一起把拆下的东西装起来,恢复原样。宝宝就能在“破坏一探究一重建”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

(3)给宝宝足够的关注

对于想引起关注的破坏行为,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要多和宝宝起一玩游戏,用陪伴他玩要来替代对宝宝破坏行为的关注。每天你必须拿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专门陪伴宝宝,让他感受到你的关爱。

(4)严禁危险物品

为了避免意外伤害,父母要把家里危险的东西都收起来。另外,也要告诉孩子哪些东西绝对不能玩,比如电源插座、煤气等。慢慢引导宝宝建立安全概念。

03

那么,孩子爱乱涂乱画怎么办呢?

其实,这是孩子发泄自己内心情绪的过程,是难得的童心流露,是最原始的创造活动。虽然在大人眼中是“乱”,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再原始不过的“画画”,才会有将来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窥探到孩子内心的风景,体会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并用更好的方式来爱孩子。

1.正确认识孩子的行为,不要责怪。

当孩子长到1岁左右时,就开始进入了涂鸦期,此时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宝贵时期。父母千万不要把这看成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当发现孩子在家里乱写乱画时,不要责怪孩子,更不要遏制孩子乱涂乱画的行为,反而应该观察、保护孩子的这一行为。

2.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场所,进行创作。

给孩子专门准备一面画画的墙,可以在上面随意发挥创意,进行各种图案创作,那样父母们就不用担心白墙上出现各种清理不掉的颜料了。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会清理。

3.耐心和孩子赏析“作品”,并给予鼓励。

面对孩子的画作,父母千万不要瞎指导,也不要说嘲笑孩子的话,而是应该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欣赏,并给子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要耐心听孩子对它的解释,尊重孩子的表述。并适时地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来介绍作品,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

在绘画的过程中有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一些小意外,这时父母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意外1:误吞颜料或画笔

画笔里大多有含铅的化学物质,而这种有害物质一旦被孩子吸收达到定量时,就会影响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阻碍智力发展,对孩子的听力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措施:在给孩子买画笔之前,就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告诉他这是画画用的,千万不能吃进去,否则会拉肚子。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就干脆不要买给他,或者要在大人的监督下使用。

意外2:颜料误入眼睛里

孩子画画的时候,手上会不自觉沾到一些料。如果不注意,用手揉眼睛,可能引起宝宝眼睛散光,更会导致视力模糊。还有一种情况是颜料水溅进眼睛里。这两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都有可能使孩子眼部受感染,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措施:父母应及时用清水为孩子清洗眼睛,冲洗时要将眼睑分开,翻开上险,让上下结膜充分暴露,冲洗时还要提醒孩子将眼球向各方转动千万不可不做处理就直接送医院。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后,应按医生要求进行检查。

意外3:笔尖插进眼睛

无意中将笔尖插进眼睛里,也是非常危险的。比如孩子自己玩,不小心使笔尖插入眼睛;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别的小朋友情急之下把画笔当作武器等。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都不堪设想。

措施:告诉孩子画画时,笔尖要远离眼晴。要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留意自己的安全和其他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孩子把铅笔削成两头都尖的样子。

发生这种意外时,父母不要轻易把笔尖拔出。应用手托住尽快送孩子到医院诊治。途中尽力劝阻孩子哭闹,不要让其碰撞伤口。

04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仅“胡作非为”,还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爱发脾气。

有一次去超市,带着女儿走到玩具区时,看到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子,要妈妈买小汽车。不一会儿,又看中了一旁的坦克,要求都买下来。

妈妈和他商量,只能选其中一个,要不就都不买。

这时,小男孩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走。这引来了很多人围观。

这位妈妈既尴尬又气愤。不给买吧,面子上挂不住;给买吧,害怕他下次还这样。这该如何是好?

其实,这是考验父母智慧和耐心的时候,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可能会忍不住对孩子动粗,而一些父母则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殊不知,这两种态度都会从负面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

由于孩子年纪小,心智还不成熟,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面对孩子稍不称心就大哭大闹的行为,父母应当学会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除了吃饱穿暖,孩子还有很多的心理需求。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发育,他开始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会凭着自己的情绪和兴趣来参与或行动。

但他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做出理性的认识或决策。所以,他的行动会常常遭到父母的反对或阻挠。但孩子不理解父母阻挠的原因,因此,就会通过发牌气、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不良情绪。

自我控制能力差

现在生活富裕了,父母对孩子往往会倾注的更多的爱,而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也都会尽量满足。

这样就会养成孩子随心所欲的习惯,想怎样就怎样,不能接受父母的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孩子就会感觉到备受打击,进而采取哭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那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言出必行,制定规矩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来挑战我们的耐心。如果我们一味地满足,他会变本加厉。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一定要言出必行。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而禁止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威信。孩子才会明白,耍赖是无效的。

2.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以理服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要用合理的理由说服他。要让孩子明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是我们的爱与责任,而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也是我们的爱与责任。这样,比起单纯的拒绝,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3.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比如,当孩子提出要买小狗时,不要立刻答应或拒绝,而应该说:“你确定自己喜欢它吗?能坚持照顾它吗?再说,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得安排一下。”

通过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但能让孩子学会等待,进而增强孩子的自控力,还能让孩子懂得需求的满足来之不易,自然就更珍惜了。

05

小女孩平时很乖巧,但是一到外面,容易和别的小朋友打架,这也让妈妈晓梅很闹心。

她说,她都不敢带孩子去小区里玩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会为孩子和别人打架而烦恼,认为打架不对。

其实,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开始学会用攻击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父母无须过分担心,只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好了。

那么,面对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的情况,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数落孩子,倾听他的想法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与别的小朋友打架时,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自己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通,甚至揍一顿。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孩子本来心里就很难受,如果父母还不理解,反而被骂一顿,下次他的想法和行为恐怕是再也不会告诉我们了。

应该听清孩子的描述后,告诉他下次该如何解决问题,把能具体落实的方法交给他,让他懂得一些与人相处的规则。

2.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处理矛盾

德国漫画家ト劳恩的在《父与子》中,有幅画描绘的是:两个小孩打架,打完之后都各自回家告状。不一会儿,孩子带着各自的爸爸来见面,爸爸们开始评理,接着开始吵架,最后升级为打架。打着打着,转过身一看,咦?两个孩子像没事人一样,又一起玩要了!

其实,孩子之间的矛盾,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还是特别容易化解的。殊不知,我们用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不但锻炼不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让他因越来越依赖我们的保护而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不但会变得更脆弱,也会因不会处理矛盾而感受不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渐渐成为不善社交的。

3.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词汇描述和分类(也就是贴上标签)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会受到影响。并且,“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贴上的标签,无论是“好”是“坏”,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其中,儿童是最容易受“标签效应”影响的。

因此,不去评价孩子,包括他的性格、能力、智商等,而只是就事论事。否则,给孩子“贴标签”的结果,往往都是一种隐形的压力与导向,很容易让孩子个体发展走向歧途。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应该多引导、包容、鼓励,让他自由、安全地进行探索,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个有眼光的父母,你的态度应该是等待和希望,应该是鼓励和引导,应该是爱护和欣赏。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