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剧场效应,回归养育自信,让父母的焦虑在广袤天地中如烟飘散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据说在南方,有一种父母的焦虑叫做“赢在子宫里”。

TVB纪录片有一部叫《没有起跑线》,让人深刻体会到父母的无奈。妈妈Irene说,生儿子后,并没有刻意“操练”他,不想当“怪兽家长”,原以为从幼儿园开始准备就算早的了,哪里知道需要从出生之后就准备,还未开始已经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了。

现在怀有二胎,决定不再佛系,要早点适应当下的竞争环境,要让妹妹赢在子宫里。

“希望孩子上好的大学,就要上好的中学。怎样选好的中学,先要有一间好的小学。要有好的小学就要有好的幼儿园,进入好的幼儿园,就要选好的育婴院。进入好的育婴院,就要选择好生育的时间。所以,一定要赢在子宫里。”

而有些名校只招收一月份的宝宝的做法,也让父母们从出生时间开始竞争,妈妈们的焦虑从子宫甚至射精前就开始。

而在北方,有一种父母的焦虑叫做“4岁的孩子会1500英语单词不够”。

据说海淀的一个家长问:孩子4岁了,词汇量只有1500够不够。

另一个家长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在孩子床头贴上“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家长集体掉进了剧场效应里。

剧场效应是一场集体合力的恐慌

什么是剧场效应?

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身高问题,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看戏,总之他站起来了,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结果是什么?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

不同的是:所有的人都比原来更累了。

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花了比原来更大的成本(体力),去获取与原先一样的或者更差的观看效果。

然而吊诡的是:没有人敢坐下,因为一坐下,就啥也看不到了。

于是还有可能出现了一种极端场景:有人先站到了椅子上,慢慢地更多人都站到了椅子上。

此时,效果又回到了大家一同坐着看剧的时候,只是不仅累而且危险。

剧场效应其实是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导致了群体悲剧的一场集体合力的恐慌。

在教育中剧场效应来自所谓的起跑线。

在开始的时候,孩子的学习会有自然的排名。一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家长为了让孩子脱颖而出,开始给孩子开小灶,孩子成绩上去了,排名也上去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开小灶,当所有的孩子都吃小灶时,大家发现孩子们的排名基本又回到了自然排名差不多的位置。

这时有家长要突破,为孩子寻名师,有名师指导的孩子在短期内成绩又上去了,排名也上去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给孩子找辅导机构,名师辅导,结果是排名又一次回到了初始状态。

不同的是,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被合力推高的“教育质量”牢牢地绑在长时间、单一地学习、补习中,所有的人都很疲累,都不情愿,然而没有人敢先撤下来,因为在这场集体造成的竞力中,你只有加速奔跑,才能保持原地不动。

去除恐慌,“养育没有那么复杂,只需顺其自然”

记得中山大学静进教授在家庭教育的社会工作理念课堂上讲过:“养育没有那么复杂,只需顺其自然。”

在焦虑的父母心里,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为孩子虚拟了一个战场,树立了许多人生的假想敌。

就如同在《海淀家长对不起,只有这样的妈妈才真的“不配有梦想”》中引起极大争议的顺义妈妈:

她们很庆幸在奋斗的路上,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却又恐惧不是孤身一人,因为她们知道今天每一个深感共鸣的战友,都是未来一个潜在的竞争者。

然而,如果这个战场不曾被假想出来,那么也许孩子和家长成长的天地会更广袤。

2006年,美国5岁的小女孩凯瑟琳,在看PBS电视台的一部非洲记录片:“非洲一种叫疟疾的病,每年都会杀死80多万个非洲孩子,算起来平均每三十秒钟就会有一个小孩因疟疾而死亡。” 凯瑟琳坐在沙发上扳着指头数起来,当她数到三十的时候,她哭了起来“妈妈,一个非洲孩子死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妈妈琳达帮她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知道蚊子是传播疟疾的来源,有一种泡过杀虫剂的蚊帐可以保护孩子不被叮咬。凯瑟琳决定要给非洲的孩子捐蚊帐,可是她不够十美金去买蚊帐,于是她攒下餐费、不吃零食、不买芭比娃娃和故事书,终于买了一顶可以保护四个人的蚊帐并且辗转地查询找到了“NothingButNets”(只要蚊帐协会)的专门负责为非洲筹集蚊帐的组织。

这个组织在回信中亲切地感谢了凯瑟琳的贡献,并且告诉她:“你是我们组织年龄最小的捐赠者哦!捐赠蚊帐超过十顶,还可以获得捐赠证书.....”

凯瑟琳把捐赠十顶蚊帐当成了目标,而十顶蚊帐的费用远超过她一个人的力量。在妈妈的帮助下,她尝试了义卖,想出给募集者发证书的好办法,募集到了10顶的蚊帐的凯瑟琳在“蚊帐大使”的证书中发现,她的蚊帐所救助的村庄有550户人家……

凯瑟琳要募集550顶蚊帐的“野心”,让她在社区牧师的帮助下,编导舞台剧让人们纷纷捐款;她用自制的手工礼品证书让贝克汉姆捐款,她给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每个人都寄一张证书,向他们募捐,结果比尔.盖兹捐献了300万美元…..

到2011年,10岁的凯瑟琳已经以一个平常人的力量筹集了20万美元的善款,从疟疾的魔爪中拯救了近2万个小生命,成了一名为非洲儿童募捐蚊帐的“爱心战士”,接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邀请,出席“消灭疟疾的冠军”摄影展,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成了联合国的常客…..

凯瑟琳受邀参观摄影展览

因为孩子一份最自然的善良,妈妈琳达最自然地支持,让这个小小的孩子拥了没有竞争的力量和无以比拟的资源,这些无所畏惧、永往直前的能力远比只掌握一些游泳、骑马、高尔夫的精致技能来得更强大。

在剧场中,凯瑟琳已经不必和他人一样站在椅子上,她便是剧场的中心。

妈妈琳达和普通的妈妈无二,她没有“上东区”妈妈们的精致,也许不曾横行职场、风云叱咤,也不曾带着世界五百强企业光环,10顶蚊帐是她需要筹划一周的全家人的生活费,但是她拥有每一位普通妈妈都可以有的养育自信。

回归养育自信,让焦虑在广袤的天地中如烟飘散

(1)拥抱不确定性,让孩子的生命不局限于父母画出的小圈

心理学认为:焦虑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育儿焦虑,则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

其实无论你如何焦虑,都无法消除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往往这些不确定性展现了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超出家长的想象。所以与其过多的焦虑毁了孩子不如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自己,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支配权,使孩子自己拥有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的能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到:"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有最宝贵的机会来观察孩子,所以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来帮孩子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不要盲目跟风,需要因材施教,开发出孩子应有的潜力。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于父母怎么教给他们。

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笃定,要向内看,也就是看自己,看清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并学会利用焦虑和控制焦虑,提升自我,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其次,要学会向下看,也就是看清看懂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优势和潜力,让不同类型的孩子选择不同的赛道,扬长避短,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己剧中人的机会。

(2)打开孩子的另一扇窗,人生不只有一条路

科学了解孩子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相信资源足够多。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是不同领域的天才,去发现孩子,而不是塑造孩子。

允许孩子暂时不如他人,甚至是“笨蛋”。

华尔特小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接送,直到7岁,才和5岁的妹妹一起上学,这让他难堪。而上课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骂为“班上第二大笨蛋”。这如果放到现在,估计妈妈要万分焦虑了。

华尔特没法在学习上有所突破,还特别喜欢在黑板画搞笑漫画,在课本上画画,连续翻能看到动画效果,老师不以为然,多对他进行斥责,而曾经是老师,为了照顾孩子放弃工作的妈妈却对他大加鼓励。

然而华尔特因为学业缺陷,不得不在高中辍学。只是画画却不曾停止,妈妈的鼓励却让他深信,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天生的艺术家。虽然除了妈妈,所有的人都不待见“第二大笨蛋”华尔特,他依然成为了动画大师,迪士尼创始人——华尔特.迪士尼。

如果坚持让华尔特在常规的学业上去竞争,也许父母倾尽全力,也无法让他有更大的突破。然而,无论哪个时代,都有足够多的资源,只要切口足够小,让孩子能够在切口中长出力量来。

哪怕在动漫已经不谓之不发达的今天,《哪咤》仍然在导演饺子和其团队的拼杀中大获全胜。——资源没有匮乏,需要的是孩子的能力和努力与资源匹配。

(3)相信教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无论是全力鸡娃的海淀家长,还是精英阶层的顺义妈妈,都把孩子成长的规划做到大学或出国留学即为终止。然而,孩子上大学,正如王子与公主最后幸福生活在一起——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如果父母不断地灌输这样的思想:“努力,你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你就一切都完了”,其实在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耗尽孩子毕生努力的精力,让孩子误以为,跨进名校就是攀上人生巅峰,殊不知,抬起头才发现,不过是登上了一个小山丘,然而此刻再看到前面的高峰,已完全没有了斗志……

所以尽量让每一次的“不如”都成为一个成长的“契机”,让进步在成长中不断发生。

小迪妈妈,通过科学的测评,已经确认小迪在钢琴上有天赋。而正是因为小迪有天赋,他常常用很短的时间便把老师留的作业完成得很好。

妈妈因此不太花时间在小迪的练琴上,反正他回课很好。

经过了两次大型比赛,小迪都进决赛了,不过分数都不高。

小迪妈妈多次和老师讨论,找到症结:因为弹得快,感觉好,所以没有更多的练习,基本功不扎实。

这是一个好机会,让小迪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机会。

所以失利的比赛不是妈妈拿来敲打小迪的利器,而是让小迪重新出发的起点。他参与了讨论,他明白,比赛不是一个结果,是不断向他人学习的过程,是帮助自己不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赛是如此,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不也是如此?哪有那么多输赢,哪有那么多争夺?

把每一个目标变成人生过程中的一个小小旅程碑,经过了,体验了,收获了经验,带着踏实的信心和历险的好奇心,洗一把脸上的汗渍,拂一拂身上的尘土,继续体验下一段旅程。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