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困难不敢开始?这一简单做法,竟让孩子一步摆脱畏难情绪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当我们接触到陌生任务时,可能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做而感到担心,产生畏难情绪,迟迟不肯行动。而孩子,更是如此。

上个星期,舅妈有事,就让小表弟在我家住几天,嘱咐我督促他写作业。

第一天,小表弟顺利完成了任务。可是第二天,我发现他在做数学题时,只挑简单的题目做,稍微需要动一下脑筋的题目,全都空了下来。

我知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并不难,我提问时小表弟也回答了出来。可是,他还是说自己不会做,最后竟因为几道数学题哭了。

我才知道,数学题让他产生了畏难情绪。

孩子害怕困难不敢开始?

什么是畏难情绪?畏难情绪有什么坏处?

畏难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当我们遇到某种困难或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容易感到恐慌、害怕等,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就称之为畏难情绪。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了畏难情绪时,就会变得抵触学习,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哪怕是自己能做出来的题目,也会因为内心消极的自我暗示而不敢下笔。

当孩子在生活上有了畏难情绪时,就会变得畏畏缩缩,不敢轻易尝试。哪怕是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孩子也会不敢尝试,选择逃避。

畏难情绪,让孩子不敢面对困难。

面对困难时,孩子为什么会产生畏难情绪?

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身性格比较胆小谨慎外,还有以下3点:

1. 孩子有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无法战胜困难

孩子是通过外在的评价,建立对自己的认知的。如果父母从小就否定孩子,比如说一些“你真笨”、“你做什么都不行”之类的话,那孩子就会信以为真,把父母的评价当做自我评价。

这样的经历多了,当遇到比较难的事情时,孩子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很笨,我做不到。在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下,孩子会更不自信,也就更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研究指出,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下,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高,因而更加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

可以说,固定型思维模式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即使面对不是特别难的问题时,也容易因怀疑自己而产生畏难情绪。

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无法战胜困难。

2. 孩子对自己要求高,高估了困难的难度

有些孩子虽然年龄小,可对自己的要求却一点也不低,主要表现是,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这种高要求,可能是孩子的自我要求,比如一些孩子从小就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也可能是家长强加的,比如家长定下严格的标准,要求孩子达到。

高要求虽然有正面作用,但也容易让孩子无法正确、客观地分析困难,可能会导致高估困难,强迫自己去做更多的准备。

但是,这些准备工作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让孩子更加焦虑,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敢轻易尝试。

对自己要求高,高估了困难的难度。

3. 困难本身太难,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美国心理学家Noel Tichy(诺尔·迪奇)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层次划分为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

当孩子处于舒适区时,会感觉很放松、有掌控感。比如,学习没有难度的知识,或者做熟悉的题目;处于学习区时,孩子努力之后,可以解决问题。比如,学习一些稍有难度的知识,或者做一些新题型。

而当问题太难,孩子就容易陷入恐慌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让一个26个字母都记不清的小学生英语考满分,或者让没有学过游泳的孩子直接练习跳水。

另外,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类的大脑天生就会排斥超出能力范围的事物,当孩子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时,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困难本身太难,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畏难情绪,迈出第一步?

从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帮助孩子摆脱畏难情绪,需要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改变孩子的认知观念;二是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和分析困难,直至解决问题。

1. 培养成长型思维,改变孩子的认知观念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指出,与固定型思维模式相反,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天赋和能力都在不断的成长中,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可以学会。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不管面对什么困难,自己都有能力解决;即使现在解决不了,也能通过努力一点点解决。

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就不可能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说,培养成长型思维是帮助孩子摆脱畏难情绪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成长型思维,相信努力的力量。

1)引导孩子改变关注点,远离固定型思维模式

思维是个奇怪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成长型和固定型两种思维模式。当孩子表现出固定型思维模式时,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引导孩子改变关注点。

比如,当我们和孩子沟通时,可以问孩子:“你今天有没有学到新的东西?有没有努力尝试新鲜事物?有没有犯错或者从错误中学到什么东西?”

之所以问这些问题,是希望孩子能了解,他每一天都能通过努力掌握一些新的能力。即使是犯了错,也能够从错误中学习。

与此同时,家长还能根据孩子的反馈,鼓励孩子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事情的难度上,帮助孩子远离固定型思维模式。

改变关注点,远离固定型思维模式。

2)表扬有效努力,让孩子认识到努力的作用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个难题时,家长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这样能让孩子意识到,努力就能解决困难。

但是,有时候孩子非常努力了,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这时候,即使我们去表扬孩子,也没有办法帮助他建立自信。

那要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剔除无效努力,找出努力中的有效部分,并且把表扬的重点放在这些有效努力上。同时,帮助孩子分析有效努力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调整努力方向。

只有当孩子看到努力的效果,才有可能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战胜困难,那么当他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对自己的努力有信心。

表扬有效努力,让孩子认识到努力的作用。

3)不以结果为中心,让孩子正确看待成败

我们处在一个以结果论成败的社会,孩子很容易一切以结果为中心。尤其是当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不在意孩子的进步过程时,就更容易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结果上。

通常来说,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大脑中有一个“应该”思维,认为自己聪明,“应该”做什么都成功,所以会对失败有恐惧感。面对困难时,很容易有畏难情绪。所以,需要家长这样引导。

在孩子成功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成功意味着进步,也说明自己的努力有了效果;当孩子失败时,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指导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努力。

通过这样做,能让孩子认识到,成功得益于努力,失败只是暂时的。即使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自己也不是失败者,继续努力就行,从而摆脱畏难情绪。

不以结果为中心,让孩子正确看待成败。

2. 正确对待困难,让孩子勇敢迈出第一步

每个孩子的能力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一些孩子来说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能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就比较困难,甚至完全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成功。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陪同孩子做的是正确分析、拆解困难,找出孩子能做的部分,利用小步子原理进行分解,鼓励孩子完成。一旦迈出第一步,畏难情绪也就不攻自破。

1)不追求完美,从解决10%的问题开始

有些问题对孩子来说确实有难度,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如果孩子进行的只是非常小的一步呢?如果我们只让孩子解决问题的10%呢?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在10%的基础上解决20%,50%,甚至解决完整个问题。

所以当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时,可以建议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但通过努力能够解决其中10%的问题,就是成功。

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就不会因为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产生畏难情绪,不敢行动了。

不追求完美,从解决10%的问题开始。

2)利用小步子原理,拆分任务降低难度

小步子原理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编写程序化教材的主要原则,是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解为具有逻辑联系的许多“小步子”。由完成一系列“小步子”,达到实现终极目标。

我们可以先鼓励孩子制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引导孩子去思考,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分几步,每一步是不是已经不可分解?如果不是,就继续分解。

当我们引导孩子将目标进行分解之后,实际上就是帮助孩子列出了一系列的小步子,孩子通过迈出一个又一个小步子,获得一个又一个小成功,而这些小成功又为下一次的成功提供了基础。

小步子原理,拆分任务降低难度。

3)跟进提醒,帮助孩子将任务进行到底

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让你每天在日历表上打一个对勾,你觉得自己能坚持几天?”有的人可能会回答:“这还不简单,想坚持多久就能坚持多久。”可实际上,我们可能有各种理由忘记做这件事。

对于孩子来说,任务分解虽然降低了执行难度,但是如果缺乏监督和提醒,依然可能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所以,孩子需要提醒。具体的提醒方式,可以根据孩子来安排。如果孩子本身自制力比较差,忘性比较大,那么就可以由我们家长来提醒;如果孩子比较自律,可以设置一个提醒物,比如一张贴在醒目处的纸片,或者是孩子的计划本。

跟进提醒,帮助孩子将任务进行到底。

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时,说明他遇到了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等到孩子可以独立面对了,我们再适时放手。

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孩子能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又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轻松摆脱畏难情绪,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